[实用新型]空气炸烤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400906.6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404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6 |
发明(设计)人: | 郭建刚;朱胜鹃;罗谨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37/12 | 分类号: | A47J37/12;A47J37/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黄威;郭迎侠 |
地址: | 52832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烤架 烤箱 内胆 热风对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 不均匀 右侧壁 左侧壁 烘烤 对流加热 烹饪腔室 热风循环 左右两侧 烹饪腔 同一层 热风 均衡 室内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空气炸烤箱,其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内胆,所述内胆内形成烹饪腔室,所述空气炸烤箱还包括:烤架,其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室内;两个热风对流装置,其位于所述箱体内并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用于从所述烤架相对的两侧对所述烤架上的食物进行热风循环对流加热。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外同时设置热风对流装置,实现各层食物的均衡烘烤。解决了单侧热风导致烤架左右两侧温度不均匀造成的同一层食物左右烘烤不均匀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烹饪食物的空气炸烤箱。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空气炸烤箱大多采在烤箱的烹饪腔体的顶部设置热风对流装置,从顶部向下吹热风。这种结构布局虽然能达到均匀烘烤单层食物的效果。但是,如果用户需要同时烹饪两层及以上的食物时,顶部设置热风对流装置产生的热风受顶层食物的阻隔,无法充分到达顶层以下的各层食物表面,因此便无法满足用户多层烘烤的需求。
例如,公开号为CN102188167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贯流风扇的具有均匀热风对流烘烤的烤箱,其包括两个贯流风扇,两个贯流风扇设置在烤箱腔体顶端后部两侧或烤箱两侧,每个贯流风扇均设置在两个烤管之间,使用的结构只能适合均匀烘烤单层食物,无法解决烤箱内多层食物均匀烘烤的问题。再例如,公开号为CN102188168A的中国专利申请所公开的具有均匀大风量热风对流烘烤的烤箱,其包括三个风扇,三个风扇包括位于烤箱腔体顶端的离心风扇以及烤箱腔体左右两侧的导流风扇;腔体顶壁上形成有出风口和回风口;三个风扇均设置在对应的两个烤管之间;该烤箱只能适合均匀烘烤单层食物,无法解决烤箱内多层食物均匀烘烤的问题。
因此,需要设计新型的结构方案以实现多层均匀烘烤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够实现多层食物均匀烘烤的空气炸烤箱。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空气炸烤箱,包括箱体和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内胆,所述内胆内形成烹饪腔室,所述空气炸烤箱还包括:
烤架,其设置于所述烹饪腔室内;
两个热风对流装置,其位于所述箱体内并相对的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用于从所述烤架相对的两侧对所述烤架上的食物进行热风循环对流加热。
两个所述热风对流装置分别位于所述内胆的外部,所述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吸风口,所述吸风口的外围设置出风口。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在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之外同时设置热风对流装置,实现各层食物的均衡烘烤。解决了单侧热风导致烤架左右两侧温度不均匀造成的同一层食物左右烘烤不均匀的问题。
优选地,所述热风对流装置包括:
风轮,其进风口与所述吸风口相对设置;
电机,其与所述风轮连接,用于驱动所述风轮转动;
发热管,其靠近所述风轮设置。发热管将风轮转动形成的空气流加热,形成热风,进而对烹饪腔室内的食物加热。
优选地,所述热风对流装置还包括风罩,所述风罩与所述内胆的侧壁密封配合;所述风轮和发热管设置于所述风罩内,所述电机设置于所述风罩外。两个风罩分别与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密封配合,使得热风对流装置工作时,空气能在烹饪腔室内的烤架周边空间、吸风区域、热风对流模块装置、出风区域之间形成循环对流。
优选地,所述内胆的左侧壁的中部和右侧壁的中部分别设置一个所述吸风口,且所述吸风口为对应所述风轮形状的圆形孔;所述内胆的左侧壁和右侧壁上分别设置多个所述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分别对应所述烤架上的食物设置。以形成各层热量分布均匀的对流模式,实现各层食物的均衡烘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宝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09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