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印染废水回用的处理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400445.2 | 申请日: | 2018-03-23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05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杨锁利;嵇华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张佳文 |
| 地址: | 215126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园区东长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混凝沉淀池 串联组 印染废水回用 处理装置 浓水出口 本实用新型 进水口连接 产水出口 单独处理 高浓废水 生化工艺 出水口 节约 回用 废水 水资源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印染废水回用的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口连接RO膜串联组,所述RO膜串联组包括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RO膜串联组的各个浓水出口与混凝沉淀池进水口连接。大部分废水不必全部走完生化工艺,节约处理成本,工艺简洁;高浓废水单独处理;80%水回用,大量节约水资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印染废水回用的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印染废水的处理都要做到达标排放,使用以往的废水处理装置,废水常常因为水质波动难以达到排放标准,排放量比较大;主流处理工艺是以生化法为主,但是生化法要克服水质波动的影响,所以要寻求一种能够缩减处理水量且水质稳定的设备尤为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印染废水回用的处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印染废水回用的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所述混凝沉淀池出水口连接RO膜串联组,所述 RO膜串联组包括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所述RO膜串联组的各个浓水出口与混凝沉淀池进水口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混凝沉淀池包括池体,所述池体内分设有沉淀腔、L形过渡腔以及调配腔,所述过渡腔位于沉淀腔和调配腔之间,所述过渡腔包括L形进水板和扁平出水板,所述L形进水板的横竖两边分别与池体内壁以及出水板之间形成L形过渡腔,所述出水板上开设有若干个出水孔;
所述调配腔内设置有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所述第一升降板与池体内壁之间形成pH调整腔,所述第一升降板和第二升降板之间形成混凝反应腔,所述第二升降板与L形进水板的横边之间形成絮凝腔,所述L形进水板的横边为第三升降板,所述pH调整腔连接三通管。
进一步的,升降板包括上板和下板,所述下板固定设置,所述上板经螺栓固定设置在下板上端,所述上板开设有是竖向调节槽,螺栓穿过下板和上板中的调节槽后连接紧固螺母。
进一步的,所述pH调整腔、混凝反应腔以及絮凝腔内分别设置有可转动的搅拌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腔内中部为沉淀区,该沉淀区内固定设置有若干沉淀斜板,沉淀区下方设置有若干出泥管,沉淀区上方设置有锯齿形出水堰,各个锯齿形出水堰出水连接池体出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大部分废水不必全部走完生化工艺,节约处理成本,工艺简洁;高浓废水单独处理;80%水回用,大量节约水资源。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处理装置简图;
图2是混凝沉淀池俯视图;
图3是混凝沉淀池截面图;
图4是升降板示意图;
图5是出水板示意图;
其中,1、混凝沉淀池,2、RO膜串联组,3、过渡腔,31、出水板,32、进水板,33、横边,4、pH调整腔,5、混凝反应腔,6、絮凝腔,7、升降板,71、下板,72、上板,8、沉淀区,9、锯齿形出水堰。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用于印染废水回用的处理装置,包括混凝沉淀池1,混凝沉淀池1出水口连接RO膜串联组2,RO膜串联组2包括产水出口和浓水出口,RO膜串联组2的各个浓水出口与混凝沉淀池1进水口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澄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400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