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艾灸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9497.2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109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31 |
发明(设计)人: | 刘梦申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梦申 |
主分类号: | A61H39/06 | 分类号: | A61H39/06 |
代理公司: | 佛山东平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07 | 代理人: | 龙孟华 |
地址: | 474171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热垫 艾柱 艾灸装置 滤烟 本实用新型 筒体顶部 筒体 灸疗部位 有效减少 胶水 过滤棉 耐高温 粘结层 掉落 艾灸 出烟 排出 粘接 粘结 烟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艾灸装置,包括:用来放置艾柱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用于将所述筒体贴合在患者灸疗部位的粘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出烟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顶部设有滤烟棉,在所述滤烟棉的下方设有隔热垫,所述艾柱的一端粘结在所述隔热垫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艾灸装置,通过设置滤烟棉和隔热垫,有效减少艾灸时的烟雾排出,同时,耐高温的隔热垫不仅避免艾柱烫坏过滤棉,而且隔热垫与艾柱之间可通过胶水粘接,艾柱不易掉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医针灸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艾灸装置。
背景技术
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在体表的穴位上烧灼、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扶正祛邪,达到防治疾病的一种治法。目前,常用的艾灸器具主要有手持式和固定式艾灸筒两种。手持式艾灸筒需要医护人员长时间手持操作,使用不便;因此,固定式的艾灸筒在实际操作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结构上,固定式艾灸器主要由筒体、底环和顶盖构成,在底环的底部设置有吸盘机构,顶盖设置在筒体的顶部,底环的周沿一般会设置有3-4个气孔,为艾条的燃烧补充空气。但是,现有的固定式艾灸器也存在以下缺点:就是在艾灸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烟雾,容易发生呛鼻现象,影响消费者的使用感受。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烟雾小的艾灸装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艾灸装置,包括:用来放置艾柱的筒体,设置在所述筒体底部、用于将所述筒体贴合在患者灸疗部位的粘结层,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顶部的出烟盖;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顶部设有滤烟棉,在所述滤烟棉的下方设有隔热垫,所述艾柱的一端粘结在所述隔热垫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滤烟棉设置在所述出烟盖的下方或直接安装在所述出烟盖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隔热垫位于所述滤烟棉的中部,所述艾柱与所述隔热垫之间通过胶水粘结。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筒体内设有置物架,所述滤烟棉和所述隔热垫都安装在所述置物架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置物架包括隔热垫安装部,以及连接所述隔热垫安装部与所述筒体内壁的若干筋条。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筒体包括套接在一起的上筒体和下筒体,在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的底侧设有相互对应的进气孔,转动所述上筒体和所述下筒体的相对位置使相应的进气孔折叠,从而改变所述进气孔的大小。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筒体底部设有防护层,在所述防护层上设有若干小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防护层为耐高温材料层。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在所述筒体的底部设有外翻边,所述粘结层为设置在所述外翻边底部的不干胶层,在所述不干胶层上设有保护纸。
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粘结层为套接在所述外翻边上的医用透气胶布,在所述医用透气胶布上设有撕开口,在撕开口上设有紧贴在胶布粘贴面上、并将胶布粘贴面和保护纸隔开的分离纸。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通过设置滤烟棉和隔热垫,有效减少艾灸时的烟雾排出,同时,耐高温的隔热垫不仅避免艾柱烫坏过滤棉,而且隔热垫与艾柱之间可通过胶水粘接,艾柱不易掉落。
二、通过在上筒体、下筒体上设置对应的进气孔,转动上筒体和下筒体的相对位置使相应的进气孔折叠,从而改变筒体进气孔的大小,孔大时艾灸温度就高,孔小时艾灸温度就低,实现艾灸温度的控制。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梦申,未经刘梦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949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艾灸仪
- 下一篇:一种艾灸防烫伤简易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