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8966.9 | 申请日: | 2018-03-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61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池宁平;池宏博;黄海光;管程福;解官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利民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3/02 | 分类号: | B60R13/02 |
代理公司: | 衢州维创维邦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82 | 代理人: | 程颖丽 |
地址: | 318020 浙江省台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装饰板体 内板 上装饰板 安装柱 后柱 盖体 绳链 螺栓 安装腔 卡口 消音 技术方案要点 螺母 本实用新型 安全性能 螺母连接 汽车内饰 密封件 总成本 上卡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旨在提供一种消音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包括装饰板体,所述装饰板体内侧设有内板,装饰板体内侧还设有安装柱,安装柱上开设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螺栓,内板背向装饰板体的一侧上设有螺母,螺栓贯穿安装柱及内板与螺母连接,安装柱靠近装饰板体的一端上设有卡口,卡口上卡合有盖体,盖体内侧设有绳链,绳链一端系于盖体上,绳链另一端系于装饰板体内侧,内板与装饰板体之间设有消音衬垫,内板与装饰板体的边缘上设有密封件,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汽车内饰技术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拥有私家车的家庭也越来越多。人们在购买汽车时,不懂行的人对汽车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汽车动力性、外观美观度、燃油经济性、功能多样性等方面,懂行的人还会关注汽车制动性、操控稳定性、平顺性以及通过性等方面,其中,汽车内饰方面现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后柱上装饰板是汽车内饰之一,现有的后柱上装饰板的强度不够,抗撞性能差且隔音效果不理想,还有待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消音效果好,安全性能高的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后柱上装饰板总成,包括装饰板体,其特征是:所述装饰板体内侧设有内板,装饰板体内侧还设有安装柱,安装柱上开设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螺栓,内板背向装饰板体的一侧上设有螺母,螺栓贯穿安装柱及内板与螺母连接,安装柱靠近装饰板体的一端上设有卡口,卡口上卡合有盖体,盖体内侧设有绳链,绳链一端系于盖体上,绳链另一端系于装饰板体内侧,内板与装饰板体之间设有消音衬垫,消音衬垫包括依次叠合的第一消音棉层、软质橡胶层、第二消音棉层,软质橡胶层的上下表面上还设有纤维编织层,内板与装饰板体的边缘上设有密封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板可以增加装饰板总成的抗撞强度,螺栓内置于安装柱内,可以确保装饰板体外表面平整,且通过盖体的设置,使螺栓为隐藏式结构,绳链的作用,使得盖体打开时,盖体不会掉落,不易丢失,方便使用,消音衬垫可以起到消音及其缓冲的作用,第一消音棉层和第二消音棉层起到双层消音的作用,纤维编织层热合于软质橡胶层的上下两面,软质橡胶层能够起到消音的抗撞击的双重作用,纤维编织层的作用主要通过其强度起到防穿刺伤害的作用,密封条可以增加内板与装饰板体边缘连接处的密封性,通过提高密封性增加隔音效果,其中装饰板体通过成型方法包括,将片状模塑料叠铺在模具正中,对局部型腔过深处进行补料,在通过热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纤维编织层包括十字交织的经线和纬线,经线和纬线均通过碳纤维线和聚酯纤维线捻合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碳纤维线具有抗菌、强度高的特点,聚酯纤维线具有强度高、弹性恢复能力好的特点,通过碳纤维线和聚酯纤维线的粘合提高之间的连接强度,提高纤维编织层的结构强度及其抗菌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质橡胶层上设有孔隙结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软质橡胶层可以采用微孔橡胶材质,通过微孔结构进一步起到消音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密封件呈E字形结构,且由上到下依次包括第一密封条、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第一密封条卡合于装饰板体外侧,第二密封条卡合于装饰板体与内板之间,第三密封条卡合于内板外侧,第二密封条和第三密封条上还均设有与内板抵触的倒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件的结构可以充分的与装饰板体及内板匹配,提高密封性,同时密封件与倒钩为一体结构,均为橡胶材质,倒钩的设置,可以增加密封件与内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装饰板体内侧设有若干加强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利民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利民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896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车顶饰前沿加强结构
- 下一篇:一种汽车顶棚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