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及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97860.7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385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世兴;苏红;黄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大学 |
| 主分类号: | C23C14/48 | 分类号: | C23C14/48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 地址: | 5180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化钨基硬质合金 离子注入层 改性基 模具 硬质合金基 离子 离子注入技术 本实用新型 耐腐蚀性 使用寿命 保护层 铬离子 碳化铬 碳离子 化合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及模具。该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包括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离子注入层;离子注入层形成于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离子注入层为含有由离子注入技术注入的碳离子和铬离子化合而成的碳化铬的保护层。该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应用该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的模具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离子注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及模具。
背景技术
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是由难熔金属的WC硬质化合物和粘结金属通过粉末冶金工艺制成的一种合金材料,其因具有较高的硬度、较好的热硬性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模具、刀具等工业领域。然而,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在一定应用条件下也会显示出耐腐蚀性较差、易磨损、寿命短等缺点,这些缺点限制了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使用范围。为了提高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耐腐蚀性,目前采用在碳化钨基硬质合金表面制作硬质涂层的方法,将硬质涂层作为化学屏障来提高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耐腐蚀性。但硬质涂层与碳化钨基硬质合金之间的附着力往往表现一般,导致硬质涂层很容易脱落,无法有效地保护硬质合金。因此,如何提高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耐腐蚀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及模具,旨在改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的硬度及耐腐蚀性。
第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模具,其包括模座和设置在所述模座上的模具本体,所述模具本体上设有模型槽,所述模型槽的内表面为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包括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离子注入层;所述离子注入层形成于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所述离子注入层为含有由离子注入技术注入的碳离子和铬离子化合而成的碳化铬的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中,所述模具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所述模型槽设置在所述第一本体上;所述第二本体包括模型件,所述模型件从所述第二本体的表面突出来,所述模型件的外表面为所述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当所述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扣合时,所述模型件插入至所述模型槽内以挤压所述模型槽内的待成型物质。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中,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的表面设有槽痕,所述离子注入层中嵌入所述槽痕内的部分含有碳化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模具中,所述离子注入层的厚度为250纳米。
第二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其包括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包括硬质合金基底和离子注入层;所述离子注入层形成于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的表面,且位于所述硬质合金基底上;所述离子注入层为含有由离子注入技术注入的碳离子和铬离子化合而成的碳化铬的保护层。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中,所述离子注入层包括第一离子注入层和第二离子注入层;所述第一离子注入层和第二离子注入层分别形成于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相对的两个表面。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中,所述碳化钨基硬质合金改性基底的表面设有槽痕,所述离子注入层中嵌入所述槽痕内的部分含有碳化铬。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中,所述离子注入层的厚度为250纳米。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及模具。该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具有较高的硬度、良好的耐腐蚀性,使得应用该双离子注入的碳化钨基硬质合金制品的模具等具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以及更长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大学,未经深圳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786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