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过滤结构的真空吸气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97631.5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0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 发明(设计)人: | 康美宇;谭有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9C45/17 | 分类号: | B29C45/17;B29C45/34;B29C45/76;B01D46/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45区怡景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过滤组件 过滤器 真空吸气 废气 真空吸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过滤结构 真空机 后续加工过程 二次利用 直接排放 组件包括 抽真空 废气流 可回收 减小 料桶 生产成本 连通 过滤 抽出 拦截 回收 污染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过滤结构的真空吸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吸气组件和过滤组件,真空吸气组件包括有真空机,过滤组件包括有过滤器,真空机放置在过滤器的前端,与过滤器连通。相比于现有技术,在本实用新型当中,设置真空吸气组件可对前端料桶进行抽真空操作,抽出的废气流到过滤组件中,由过滤组件对废气进行过滤,过滤组件一方面可拦截废气中的有毒有害气体,防止其直接排放到空气中对大气造成污染了,另一方面可将废气中可回收的物体进行回收,方便后续加工过程中二次利用,减小生产成本的同时,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避免浪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模具成型配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带过滤结构的真空吸气装置。
背景技术
在塑件注塑成型过程中,模具注塑型腔内存在一定的气体,常规的排气方式是通过排气槽、透气缸等方式排除。但是,当快速注塑成型时熔体可能会堵塞排气槽,从而造成模具注塑型腔内的气体无法排除,气体包裹在注塑型腔内造成塑件出现气孔或气泡等不良现象,影响塑件质量。同时模具腔体的压力也会因气体压缩而急剧升高,高压可导致模具变形,使模具局部溢料,甚至破坏模具,缩短模具使用寿命。
使用真空机抽真空的过程中,原有注塑型腔内的气体中包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或可回收成分,如直接将真空机抽出的气体向大气排放,废气中包含的有毒有害成分将会给大气带来极大的危害,不仅如此,废气中包含的大量可回收成分也会被直接排掉浪费,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真空机抽出的气体进行过滤的带过滤结构的真空吸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过滤结构的真空吸气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易于实现,方便在工业过程中广泛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过滤结构的真空吸气装置,该装置包括真空吸气组件和过滤组件,真空吸气组件包括有真空机,过滤组件包括有过滤器,真空机的输出端与过滤器连接,且通过过滤器排气。
在本实用新型中设置过滤器,将过滤器置于真空机的后端,且过滤器与真空机连通,真空机对混合原料进行抽真空操作后,抽出的废气将输送到过滤器中,由过滤器对废气进行过滤操作,将废气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和可回收的物质均回收过滤下来,一方面避免废气中有毒有害的物质对大气造成危害,另一方面也可将废气中可回收的物质拦截下来,方便后续加工过程中二次利用,不致浪费。
过滤器包括有废气进气口,过滤腔和废气排气口,过滤器开设有回收通孔,回收通孔开设在外壳下侧面上,位于过滤器的废气进气口附近,连通过滤器的外壳与过滤腔。废气从真空机中流出后,其中的可回收物质(例如油)经过过滤器,被过滤器拦截下来,积聚在过滤腔的底部,在过滤器上开设回收通孔,可将这些可回收物质引导流出,方便操作人员回收。
过滤组件还包括有回收桶,回收桶置于回收通孔的下方,与回收通孔相连通。可回收物质从回收通孔流出后可流入回收桶中,操作人员定时查看、更换、搬运回收桶即可完成对可回收物质的收集。
该装置还包括有排气监测组件,排气监测组件包括有气体传感器,气体传感器设置在过滤器废气排气口处。将气体传感器设置在过滤器的废气排气口处,可实现对过滤器废气排放的实时监测。
排气监测组件还包括有主控板、显示器和报警器,气体传感器、显示器和报警器均分别与主控板电连接。气体传感器实时监测过滤器的废气排放的实时监测,将监测数据传送到主控板处理,主控板分析废气排放情况并将该情况实时显示在显示屏上,如废气排放出现异常,主控板则会控制报警器报警,提醒操作人员注意并排查生产过程中是否出现故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76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辅助拆除装置
- 下一篇:一种边料回收注塑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