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口腔饲喂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96688.3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04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02 |
| 发明(设计)人: | 朱芸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151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软囊 饲喂 半椭圆形 副管 口腔 主管 本实用新型 管子末端 实心盲端 注入流体 食道 咽喉部 主管壁 管子 联通 流体 盲端 内壁 上套 弯折 柔软 咽喉 损伤 贯穿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饲喂管,特别是一种末端套带有长半椭圆形软囊的饲喂管,饲喂管包括主管和副管,主管的末端为半椭圆形实心盲端,盲端及部分主管的末端上套设有长半椭圆形软囊,软囊内部通过一贯穿在主管壁上的副管与外部联通,通过副管可以向软囊内注入适量合适的流体如空气、水。注入流体后的软囊具有很好的弹性使得其容易弯折,从而使得管子末端能更好的适应咽喉部的弯曲,使管子更好的插入食道,并且由于接触口腔和咽喉内壁的软囊比较柔软,能够更好的避免对黏膜造成损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口腔饲喂管,特别是一种经口腔插入食道并进入食道或者胃内的饲喂管,其为瘫痪或昏迷病人提供营养支持。
背景技术
突发脑血管意外、多发性硬化症、帕金森氏病、脑干肿瘤、假性延髓麻痹、重症肌无力、皮肌炎、甲状腺肿大压迫颈部、淋巴结疾患、口咽部癌肿、颈椎增生等危重昏迷或瘫痪病人因功能障碍无法进行正常饮食,因而容易影响到病人身体营养的供给。目前国内、外对长时间无法正常进食的危重、瘫痪或昏迷病人实行鼻饲管治疗,但长时间的使用鼻饲管具有很大的隐患,因此我国已逐步开始采用经口腔的饲喂管作为病人的主要进食手段。为了使管子更好的插入食道并进入胃内,需要管子有一定的硬度和韧性,但管子的端部较硬或有棱角,在插入过程中会对喉咙和食道黏膜造成损伤。现有设计的胃管,末端多为盲平端或圆端,虽然末端为平滑的,但其仍然使病人感觉较硬,会对咽喉部黏膜产生一定的伤害或疼痛。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口腔饲喂管,特别是一种末端套带有长半椭圆形软囊的饲喂管,本实用新型的饲喂管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口腔饲喂管,包括一主管1,主管1的末端为半椭圆形实心盲端2,盲端及部分主管的末端上套设有长半椭圆形软囊3;软囊内部通过一贯穿在主管壁上的副管4与外部联通,通过副管4的入口可以向软囊3内注入合适的流体,副管4的入口设置有塞子,注入结束后可利用塞子将副管4的入口封闭,或用其它方式封闭;主管1的末端管壁上设置有多个供流体食物流出的孔5,被软囊3覆盖的所述部分主管末端长度为0.3-1.5cm,且该部分主管上未开设孔5,盲端2的长度为0.8-1.5cm,软囊3的长度为1.2-4.0cm。
本实用新型的软囊厚度远小于主管壁的厚度,为薄膜材质,其注入流体后有不仅足够的硬度,还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和形变能力,能很大限度的减少咽喉部的异物感,并且很大程度的减少对咽喉部黏膜的损伤。
本实用新型的软囊可采用橡胶、乳胶或者硅胶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饲喂管末端的软囊注入适量的流体,使其具有足够的弹性,同时具有一定的硬度,以使管子能够更容易的插入和通过咽喉部,同时不对咽喉部黏膜产生损伤为宜。流体的注入量可以为软囊松弛状态下内部体积的100%-200%,例如可以为101%、105%、108%、110%、115%、120%,150%等。
软囊内注入的流体可以为水、生理盐水或空气等。
本实用新型的盲端2在软囊内部,且为半椭圆形,能够起到支持软囊的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软囊还具有导向的作用,由于注入流体后的软囊是长半椭圆形的,而且很容易弯折,因此在插入过程中,遇到咽喉部需要弯折时,能很好形变以适应口腔和食道连接部位的生理弯曲通道,从而更好的引导管子插入。
本实用新型软囊内部的流体也可以通过副管2抽吸出来,当饲喂管末端插入食道时,为了食物更好的通过食道,减少前端软囊的阻碍作用,可以通过副管2将软囊内的流体吸出。
为了增加管子的硬度以辅助管子插入,可设置一个可插入主管1内腔中的金属导丝。该金属导丝也可从主管中抽出。
本实用新型的主管1上标有刻度,以指示插入的长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口腔饲喂管末端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未经苏州高新区人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668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消化内科护理用鼻饲管快速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医用胃肠科营养给养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