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据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6529.3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418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发明(设计)人: | 冉华平;吴出忠;陈鑫江;陈奔;张洁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超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17 | 分类号: | H01B7/17;H01B7/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500 上海市金山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体束 单导体 屏蔽层 紧固条 绝缘套 螺旋缠绕 数据线 网格槽 晃动 松散 绝缘体 本实用新型 紧固 贴靠 吸附 缠绕 电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据线,涉及电线技术领域,包括导体束,所述导体束包括多个相互螺旋缠绕的单导体,所述导体束外侧螺旋缠绕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单导体的紧固条,所述导体束外侧包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与所述紧固条之间设置有屏蔽层,所述绝缘套朝向所述屏蔽层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网格槽。由多个单导体缠绕而成的导体束通过紧固条固定,防止单导体松散,屏蔽层吸附并贴靠在网格槽上,避免了屏蔽层的晃动,屏蔽层和绝缘体同时再将导体束紧固,最终使得每个单导体均十分稳定,不会松散和晃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线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数据线。
背景技术
电线是由一根或多根相互绝缘的导电线心置于密封护套中构成的绝缘导线,主要用于传输电能和信号。对于现有的电线结构,如专利公告号为CN202167266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内编织外押胶皮电线,包括导电芯束,导电芯束包括导电芯和设置在导电芯外面的绝缘层,导电芯束中间设置有棉纱线,导电芯束围绕棉纱线扭合在一起,导电芯束周侧缠绕设置有内编织层,内编织层外面压设有外被塑胶层。
上述专利中使用过程中,绝缘层拨开后,导电芯和面纱线十分容易松散,导电芯容易晃动并且被抽拉出来,当一根导电芯与其他导电芯前后错位后,导致电线的连接和修复均十分麻烦,最终影响电线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导体容易松散并晃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线,其具有牢固稳定、不会松散晃动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数据线,包括导体束,所述导体束包括多个相互螺旋缠绕的单导体,所述导体束外侧螺旋缠绕包设有用于固定所述单导体的紧固条,所述导体束外侧包设有绝缘套,所述绝缘套与所述紧固条之间设置有屏蔽层,所述绝缘套朝向所述屏蔽层的一侧开设有多个网格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由多个单导体缠绕而成的导体束通过紧固条固定,防止单导体松散,屏蔽层吸附并贴靠在网格槽上,避免了屏蔽层的晃动,屏蔽层和绝缘体同时再将导体束紧固,最终使得每个单导体均十分稳定,不会松散和晃动。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条呈长条状,所述紧固条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凸条,所述紧固条的另一侧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凸条卡接适配的凹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紧固条螺旋缠绕导体束的过程中,其两侧面会相互交接并从而形成螺旋的交接面,通过凸条与凹槽的配合使得交接面更加稳定,缠绕方式简单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条与所述凸条的同一侧且同一边设置有多个凸点。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点增加了紧固条外表面的摩擦力,防止其与屏蔽层之间松动。
进一步的,所述紧固条朝向所述单导体的一侧贴附设置有锡层。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锡层对工作状态下的导体束起到了保护作用。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由多根铜丝束交叉编织而成。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采用铜丝的屏蔽效果更好。
进一步的,所述屏蔽层与所述绝缘套之间间隔套设有多个用于压紧所述屏蔽层的压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压环将屏蔽层压紧在紧固条的外表面,避免了屏蔽层与紧固条之间的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绝缘套朝向所述屏蔽层的内侧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压环卡接配合的卡组,所述卡组包括两个置于所述压环两侧且与所述绝缘套同轴设置的卡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卡环两个相互配合,当压环卡接在卡环之间后,可以减少导体束在绝缘体内部的错位。
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内嵌设有形状不规则的气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超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超同电线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65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