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5261.1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62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发明(设计)人: | 刘兴炜;陶斯武;颜雄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爱智机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5/18 | 分类号: | H02K5/18;H02K1/17;H02K5/24 |
代理公司: | 嘉兴启帆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53 | 代理人: | 李伊飏 |
地址: | 314000 浙江省嘉兴市平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极 固定设置 永磁铁 磁场 本实用新型 定子绕组 定子铁芯 机壳内腔 移动门 转子仓 车用 马达 机壳外表面 转子 表面固定 电机转动 机壳内壁 旋转磁场 转动扭矩 壁表面 机脚座 内定子 散热片 脚座 在机 电机 通电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包括机脚座和机壳,所述机壳固定连接在机脚座一侧表面,所述机壳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机壳内腔壁表面固定设置有磁极,所述磁极一侧固定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表面固定设置有定子绕组。本实用新型通过机壳内壁表面的磁极可使机壳内腔形成一种旋转磁场,从而使转子在转子仓内围绕定子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永磁铁和磁极相互结合,可有效增加转子仓内定子产生的磁场强度,从而增加电机工作时的转动扭矩,定子绕组通电后将产生与磁极相同的磁场将进一步的提高定子的磁场强度,可有效增加电机转动时的扭矩,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特别涉及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
背景技术
定子是电动机静止不动的部分。定子由定子铁芯、定子绕组和机座三部分组成。定子的主要作用是产生旋转磁场,而转子的主要作用是在旋转磁场中被磁力线切割进而产生(输出)电流。
现在有点汽车一侧安装有移动门,汽车设计者将这种移动门通过一种小型马达进行控制开启和闭合,但现有的小型马达转速低、扭矩小、噪音大等缺点,不能满足汽车移动门的使用要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通过机壳内壁表面的磁极可使机壳内腔形成一种旋转磁场,从而使转子在转子仓内围绕定子进行高速旋转,通过永磁铁和磁极相互结合,可有效增加转子仓内定子产生的磁场强度,从而增加电机工作时的转动扭矩,定子绕组通电后将产生与磁极相同的磁场将进一步的提高定子的磁场强度,可有效增加电机转动时的扭矩,适合被广泛推广和使用,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包括机脚座和机壳,所述机壳固定连接在机脚座一侧表面,所述机壳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机壳内腔壁表面固定设置有磁极,所述磁极一侧固定设置有定子铁芯,所述定子铁芯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永磁铁,所述永磁铁表面固定设置有定子绕组。
进一步地,所述机壳一侧固定设置有降音罩,且降音罩一端固定与机脚座表面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机脚座表面中间和降音罩另一端表面中间均固定设置有转子孔。
进一步地,所述定子铁芯内腔固定设置有转子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马达定子通过机脚座固定安装在马达内腔,电机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噪音,通过降音罩可有效降低电机的工作时产生的噪音,增加电机工作的静音性。
2.通过机脚座和降音罩上的转子孔相结合,方便使用者对转子进行安装。
3.机脚座一侧表面固定连接有机壳,通过机壳内壁表面的磁极可使机壳内腔形成一种旋转磁场,从而使转子在转子仓内围绕定子进行高速旋转,同时磁极一侧固定设置有定子铁芯,且定子铁芯表面固定设置有永磁铁,通过永磁铁和磁极相互结合,可有效增加转子仓内定子产生的磁场强度,从而增加电机工作时的转动扭矩,定子绕组通电后将产生与磁极相同的磁场将进一步的提高定子的磁场强度,可有效增加电机转动时的扭矩。
4.通过散热片将对机壳进行降温,从而避免定子绕组在电流的作用下产生大量的热,从而使定子绕组被烧坏,可有效增加马达定子的使用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的机壳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移动门马达用高效定子的定子铁芯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爱智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爱智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52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