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93987.1 | 申请日: | 2018-03-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388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吉荣;徐晶;钟华;李现民;项吴定;钱海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褚明伟 |
| 地址: | 201507 上海市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流管 输送管线 一级压缩机 冷箱 压缩机输出压力 本实用新型 三级压缩机 供应系统 二级压缩机 引流 高压装置 两条管线 顺序连接 压缩机 跳车 优化 出口 引入 进口 | ||
1.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低压CO输送管线(A)、第二低压CO输送管线(B)、一级压缩机(1)、二级压缩机(2)、三级压缩机(3)及冷箱(4),
所述一级压缩机(1)、二级压缩机(2)、三级压缩机(3)通过管线顺序连接,所述三级压缩机(3)出口引出两条管线,其中一条管线为高压CO管线(C),另一条为高压CO进冷箱管线(D),所述高压CO进冷箱管线(D)连接冷箱(4)进口,在冷箱(4)出口引出低低压CO管线(E),该低低压CO管线(E)回流至一级压缩机(1)的入口,
所述第一低压CO输送管线(A)引出第一分流管(F),该第一分流管(F)引入至一级压缩机(1)的入口,
所述第二低压CO输送管线(B)引出第二分流管(G),该第二分流管(G)引流至第一分流管(F),
在所述第一分流管(F)上设有第一手阀(5)与调节阀(6),在所述第二分流管(G)上设有第二手阀(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阀(5)设置在第一低压CO输送管线(A)与第一分流管(F)的节点到所述第二分流管(G)与第一分流管(F)的节点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分流管(F)引入至低低压CO管线(E)上,所述低低压CO管线(E)直接回流至一级压缩机(1)的入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阀(6)设置在所述第二分流管(G)与第一分流管(F)的节点到所述第一分流管(F)与低低压CO管线(E)的节点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CO管线(C)内压力高于第一低压CO输送管线(A)或第二低压CO输送管线(B)内压力,所述第一低压CO输送管线(A)或第二低压CO输送管线(B)内压力高于低低压CO管线(E)内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低压CO输送管线(A)或第二低压CO输送管线(B)内压力相等或不等。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CO压缩机输出压力差异而优化的CO供应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CO进冷箱管线(D)引入至冷箱(4)的上端,所述低低压CO管线(E)从冷箱(4)的下端引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华林工业气体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398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收集管道防堵塞反冲洗结构
- 下一篇:一种高原驾驶人供氧装置及汽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