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报警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3971.0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679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秦光;陈肇禧;陆志波;罗锦棉;区庆棋;冯景峰;李鉴明;李广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新东方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H9/00 | 分类号: | H02H9/00;H02H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王戈 |
地址: | 528000 广东省佛山市禅***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输入端 电源负极接口 防雷保护电路 电波接收 电感 数据输入口 依次串联 报警控制系统 数据输出口 瞬变二极管 负极连接 正极连接 电阻 电源正极接口 本实用新型 控制键盘 压敏电阻 报警器 电容 电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报警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电路。该防雷保护电路中,第一雷电波接收端、第一电感和数据输入口的输入端依次串联连接;第二雷电波接收端、第一电阻、第二电感和数据输入口的输入端依次串联连接;第三雷电波接收端、第二电阻、第三电感和数据输出口的输入端依次串联连接;第一电容和压敏电阻均连接在电源正极接口的输入端和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之间;第一瞬变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数据输入口的输入端,正极连接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第二瞬变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数据输出口的输入端,正极连接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直接与第四雷电波接收端相连。该防雷保护电路能够防止报警器及控制键盘遭受雷电波的破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报警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电路。
背景技术
霍尼韦尔(Honeywell)VISTA系列报警器及其控制键盘因其可靠性在安防行业中被广泛使用,该报警器及其控制键盘的接口电路包括电源正极接口、电源负极接口、数据输入口和数据输出口,但该设备接口保护设计存在不足,从键盘和报警主机的之间的连接线路上感应的雷电波极容易导致该类型设备破坏,对报警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存在巨大的威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报警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电路,从而防止报警器及其控制键盘遭受雷电波的破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报警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电路,连接到报警器及其控制键盘的电源正极接口、电源负极接口、数据输入口和数据输出口;该报警控制系统的防雷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二电感、第三电感、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电容、第一瞬变二极管、第二瞬变二极管和压敏电阻;
所述第一电感的一端连接到第一雷电波接收端,所述第一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电源正极接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第二雷电波接收端,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二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二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数据输入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到第三雷电波接收端,所述第二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三电感的一端,所述第三电感的另一端连接到数据输出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正极接口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所述压敏电阻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正极接口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瞬变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所述数据输入口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所述第二瞬变二极管的负极连接到所述数据输出口的输入端,另一端连接到所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所述电源负极接口的输入端直接与第四雷电波接收端相连。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感、第二电感和第三电感的额定电感均为220mH。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阻和所述第二电阻的额定电阻均为100Ω,额定功率均为2W。
可选的,所述第一电容的额定电容为0.33μF。
可选的,所述第一瞬变二极管和所述第二瞬变二极管的型号均为 1.5KE12A。
可选的,所述压敏电阻的型号为10D180K。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电感、第一电容和压敏电阻降低进入到电源正极接口的雷电波的电压,通过第一电阻、第二电感和第一瞬变二极管降低进入到数据输入端的雷电波的电压,通过第二电阻、第三电感和第二瞬变二极管降低进入到数据输出端的雷电波的电压,从而实现对报警器及其控制键盘的防雷保护,防止报警器及其控制键盘遭受雷电波的破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新东方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新东方电子技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39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
- 下一篇:智能防雷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