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3561.6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19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丽丽;杨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14 | 分类号: | B60R21/214;B60R21/237 |
代理公司: | 北京连城创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4 | 代理人: | 王雯婷;方燕娜 |
地址: | 20131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折叠结构 气袋 顶棚 二级推进 自调整 安全气囊装置 本实用新型 正面保护 内压 汽车被动安全 气体发生器 缓冲保护 两翼对称 气囊装置 全面保护 周边环境 充气口 袋主体 隔热片 遮阳板 车内 壳体 气囊 脱离 支撑 | ||
1.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包括气体发生器、隔热片、壳体和气袋,气体发生器(1-1)置于气袋(1-2)内部,气体发生器(1-1)与壳体(1-4)之间设有隔热片(1-3),其特征在于:气袋(1-2)包括一级推进折叠结构(6-2)、二级推进折叠结构(6-3)和气袋主体,充气口(6-1)与气袋主体之间设置有一级推进折叠结构(6-2),二级推进折叠结构(6-3)位于气袋主体的末端,气袋主体包括支撑折叠结构(6-4)、乘员缓冲保护折叠结构(6-5)和内压自调整折叠结构(6-6),支撑折叠结构(6-4)、乘员缓冲保护折叠结构(6-5)位于气袋主体的两端,内压自调整折叠结构(6-6)位于气袋主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主体的两翼设有两翼对称折叠结构(5),两翼对称折叠结构(5)的中部设有气囊姿态自调整折叠结构(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囊姿态自调整折叠结构(4)为U型折叠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推进折叠结构(6-2)为锯齿型折叠结构,所述的二级推进折叠结构(6-3)为U型折叠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一级推进折叠结构(6-2)为对称的V型折叠结构,所述的二级推进折叠结构(6-3)为手指型折叠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折叠结构(6-4)为锯齿型折叠结构或卷折折叠结构,所述的乘员缓冲保护折叠结构(6-5)为卷折折叠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顶棚式正面保护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压自调整折叠结构(6-6)设于支撑折叠结构(6-4)或乘员缓冲保护折叠结构(6-5)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延锋百利得(上海)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3561.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气动破窗器
- 下一篇: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盖板的加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