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温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2997.3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3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薛维;徐亮;王文耀;温榕;贾会岭;姜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合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7/07 | 分类号: | E21B47/07;E21B47/017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奇智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40 | 代理人: | 李振文 |
地址: | 100043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温深井 干热 地层 测温探头 隔热保护 机芯 隔热单元 吸热单元 测温仪 测温 短节 探管 电路板 温度传感器 中空圆筒状 闭合 通信单元 通讯单元 温度梯度 无线模块 无线天线 增加设备 准确测量 电池筒 上接头 下接头 处理器 起钻 容置 测量 | ||
一种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温仪,包括测温短节和隔热保护总成,所述测温短节包括相互连接的机芯和测温探头,所述机芯包含相互连接的电池筒和探管,所述探管至少包括处理及通讯单元,所述处理及通信单元由无线天线、无线模块、处理器及电路板组成,所述测温探头包括温度传感器、隔热单元和吸热单元,所述隔热保护筒的两端分别通过上接头和下接头闭合,所述隔热保护筒为中空圆筒状以容置所述机芯以及测温探头的隔热单元和吸热单元;由此,可以在起钻过程中实现对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温度进行测量,无需额外增加设备及工作时间;同时能够实现对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不同深度温度的准确测量,并计算出温度梯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温深井的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对钻孔温度进行测量的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温仪。
背景技术
干热岩(HDR),也称增强型地热系统(EGS),是一般温度大于 200℃,埋深3~10千米,内部不存在流体或仅有少量地下流体的高温岩体,呈干热状态,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绿色资源。据科学估算,我国干热岩蕴含能量约2.09×1035焦耳,合7.15×1014吨标准煤,若按2%的利用率计算,相当于我国年均能源消耗量的4400倍。
开发利用干热岩,从对大气环境的保护角度和资源的储备量讲,其优势是其他能源类别不可比的,干热岩资源主要用于发电,而在其利用过程中不燃烧化石燃料,因此不会排放温室气体二氧化碳和其他污染物。相关研究数据表明,一处干热岩发电站可能只能连续工作 20年左右。但是,这个热储库关闭后,地心的炽热岩浆会重新加热这些岩石。几十年后,这些干热岩就能再次被重新用于发电。
在完成干热岩井的钻井后,需要确定干热岩层的温度及钻井段的温度梯度,现在已知的温度测量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测温光缆和分布式光纤温度采集装置进行测温,另一种是通过注水,采用浮球测温体随水流完成测温。
对于这两种测温方式均需在干热岩钻井完钻,取出钻具后方可实施,需要增加额外的装备及大量的工作时间;同时在测量过程中,第二种测温方式无法准确确定深度与温度的对应关系,而导致测量的准确性受到质疑。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设计者有鉴于上述缺陷,通过潜心研究和设计,综合长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经验和成果,研究设计出一种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温仪,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温仪,其结构设计紧凑,操作方便,在干热岩钻井完钻后,将电子测温仪投入井底,在完成起钻的同时,根据起钻钻柱的长度,准确实现对不同深度干热岩地层温度的测量以及计算出温度梯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电子测温仪,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用于高温深井干热地层的温度测量的测温短节,所述测温短节包含相互连接的机芯和测温探头,所述机芯包含电池筒和探管,所述电池筒连接设置于探管后端并相互电连接,所述测温探头连接于探管前端并相互电连接,所述探管内至少包括处理及通讯单元,所述测温探头内至少包括温度传感器以测量干热岩地层的温度,所述温度传感器通过导线引入到探管并连接至处理及通讯单元从而实现对环境温度的测量与处理。
其中:所述探管在处理及通讯单元的后部设有一状态指示灯以显示探管的不同工作状态,所述处理及通讯单元设有供状态指示灯置入的延伸孔从而提供状态指示灯的固定。
其中:所述处理及通讯单元包含无线天线、无线模块、处理器及电路板,所述处理器位于电路板的中部以连接至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导线,所述无线天线和无线模块设置于电路板上,所述无线天线位于电路板的后部,且所述探管在相对无线天线的位置设有非金属盖片以为无线天线的无线传输信号提供通道,所述无线为蓝牙、WIFI、2.4GHz 无线通讯方式或433MHz无线通讯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合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北京合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29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