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延机用限位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2489.5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688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康美宇;谭有余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3/34 | 分类号: | B29C43/34;B29C43/2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神州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4 | 代理人: | 周松强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45区怡景大***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位杆 压延机 内限位板 竖直限位 水平限位 坯料 套接 水平定位组件 限位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 竖直定位 可拆卸式连接 进料传送带 拆装方便 传送方向 坯料水平 前后错开 传送带 竖直 围合 配合 传送 容纳 自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延机用限位引导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内限位板,该装置还包括有定位杆、竖直限位组件和水平限位组件;定位杆固定连接在压延机的外壳上,位于压延机进料传送带的上方;竖直限位组件和水平限位组件均分别套接在定位杆上,与定位杆可拆卸式连接;竖直定位组件和水平定位组件相对于与坯料传送方向前后错开设置,竖直定位组件、水平定位组件和内限位板围合形成容纳坯料通过的传送空间。水平限位组件套接在定位杆上,与内限位板配合限制坯料水平方向上的位移,竖直限位组件也套接在定位杆上,与传送带配合限制坯料竖直方向上的位移。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调节自由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压延机配件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延机用限位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压延机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辊筒,按一定形式排列,在一定温度下,将橡胶或塑料压制展延成一定厚度和表面形状的胶片,并可对纤维帘帆布或钢丝帘布进行挂胶的机械。普通压延机主要由辊筒、机架、辊距调节装置、辊温调节装置、传动装置、润滑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精密压延机除了具有普通压延机主要零部件和装置外,增加了保证压延精度的装置。
压延机的一般由传送带完成坯料的传送,在传统工业生产中,为保证坯料在传送带上输送平稳,坯料可准确输送到指定位置,不发生偏位,压延机的传送带旁一般安排有一名甚至多名操作人员看护管理,传送带运转时,需操作人员手持坯料,将坯料捋顺压平,保证坯料平顺传送给后续加工装置。人工引导限位坯料的传送在很大程度上浪费了劳动力,且也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不利于在工业过程中推广。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对被传送坯料实现自动限位引导的压延机用限位引导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延机用限位引导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拆装方便,操作简单,成本低且易于推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压延机用限位引导装置,该装置包括有内限位板,该装置还包括有定位杆、竖直限位组件和水平限位组件;定位杆固定连接在压延机的外壳上,位于压延机进料传送带的上方;竖直限位组件和水平限位组件均分别套接在定位杆上,与定位杆可拆卸式连接;竖直定位组件和水平定位组件相对于与坯料传送方向前后错开设置,竖直定位组件、水平定位组件和内限位板围合形成容纳坯料通过的传送空间。
定位杆固定连接在压延机的外壳上,使用时,将竖直限位组件和水平限位组件套接在定位杆上,竖直限位组件与水平限位组件沿坯料传送方向前后错开,更有利于捋顺坯料。坯料在传送带上传送时,水平限位组件和内限位板配合,围合出限制坯料水平方向位移的传送空间;竖直限位组件和传送带配合,围合出限制坯料竖直方向位移的传送空间。设置水平限位组件和竖直限位组件,可完全保证坯料传送时平顺无偏位,保证整个传送过程无需人工扶正捋顺,这极大地减小了生产过程中劳动力的浪费,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生产成本,也便于该工业过程的推广。
竖直限位组件包括有第一定位块、第一连接杆和竖直限位块;第一定位块套接在定位杆上,与定位杆可拆卸式连接;第一连接杆的上端与第一定位块可拆卸式连接,其下端与竖直限位块固定连接。使用时,操作人员可沿定位杆滑动第一定位块,滑动到合适位置后将第一定位块固定在定位杆上,再调节第一连接杆的与第一定位块的相对位置,调节竖直限位块的高度使其到达合适的位置,将第一连接杆固定在第一固定块上,使得竖直限位组件与传送带围合出来的传送空间可配合不同坯料的不同厚度,更好地实现对坯料的限位和引导。
竖直限位块呈片状,其下表面与压延机进料传送带所在平面平行。竖直限位块呈片状,有利于加大竖直限位组件与坯料的接触面积,更好地起到限位引导作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金菱通达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248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