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竖流式沉淀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2445.2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41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黄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欧腾皮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代理公司: | 南昌汇智合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6130 | 代理人: | 胡长民 |
地址: | 3434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竖流式沉淀池 本实用新型 池体 沉淀效率 池体内壁 结构改进 出泥管 出泥筒 出水管 进水管 中心管 档板 斜向 堵塞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竖流式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管、中心管、出泥管、出水管,池体内壁上设有斜向档板,池体底部设有出泥筒,本实用新型的这种竖流式沉淀池,通过对常规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改进,使其沉淀效率、出泥效率得到提高,出泥不易堵塞。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竖流式沉淀池。
背景技术
沉淀池是应用沉淀作用去除水中悬浮物的一种构筑物,净化水质的设备。利用水的自然沉淀或混凝沉淀的作用来除去水中的悬浮物。沉淀池按水流方向分为水平沉淀池和垂直沉淀池。沉淀效果决定于沉淀池中水的流速和水在池中的停留时间,因此尽量降低沉淀池中水流速度对沉淀效果的改善是至关重要的;此外沉淀池内污泥的排出效率对沉淀池的沉淀效率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中国专利文件CN201720325101.5公布了一种穿孔布水和带刮泥装置的竖流式沉淀池,该专利文件中通过设置刮泥装置来去除池壁上粘附的泥渣,避免泥渣上浮;其缺点是刮泥装置占用的空间大,而且刮除泥渣时也会在沉淀池内产生涡流降低了沉淀效率。中国专利文件CN201720311539.8公布了一种新型的竖流式沉淀池,该专利公布的这种沉淀池在出水管上设置了漏斗管,污水通过该漏斗管部段时流速加快并四散流开,再加设污泥泵将池底的污泥抽出,这样设计的缺点是污水在漏斗管部段时的加速与静水沉淀的原理相违背,污泥泵的抽泥效率虽然比较高,但是出泥管也容易被污泥堵塞。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竖流式沉淀池,通过对常规竖流式沉淀池的结构改进,使其沉淀效率、出泥效率得到提高,出泥不易堵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竖流式沉淀池,包括池体、进水管、中心管、出泥管、出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包括水平段和竖直段,所述竖直段位于所述中心管内,所述竖直段的内壁上间隔设置有多个挡板,所述竖直段的顶端呈喇叭状开口,所述中心管的顶端口封闭,所述中心管内壁顶端呈弧形凹陷,所述中心管的底端为喇叭状开口,所述中心管的下方设有锥形挡板,该锥形挡板经固定杆与所述池体底部相固定,所述池体内壁上设有斜向档板,该斜向挡板朝所述池体底部倾斜设置,所述池体底部设有出泥筒,该出泥筒内设有螺杆,所述螺杆对应所述固定杆的一端为锥形设置,所述螺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出泥筒内还设有第二锥形齿轮,该第二锥形齿轮与所述第一锥形齿轮相咬合,所述第二锥形齿轮经转轴与电机连接,所述第一锥形齿轮设有延伸杆,所述出泥筒对应所述延伸杆的底面设有与所述延伸杆相匹配的凹孔,所述出泥管与所述出泥筒相连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定杆对应所述池体底部的一端设有两个分叉杆,所述固定杆经所述分叉杆呈三角形与所述池体底部相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斜向挡板的壁面上设有多个开孔,该开孔上设有斜片板,所述斜片板与所述斜向挡板的外侧壁呈30度夹角设置。
实施本实用新型中的这种竖流式沉淀池,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污水通过进水管进入到中心管时,竖直段内间隔交错设置的挡板能够有效的降低污水的流速,竖直段的喇叭形开口和其相对的中心管顶端的弧形凹陷使得污水从进水管流出时能够尽量分散,污水进入中心管后通过锥形挡板的阻流后,其流速进一步降低,而沉淀池内壁上设有的斜向挡板能起到避免沉淀池内泥渣上浮的作用,沉淀池底部设有出泥筒以及出泥筒内的螺杆和两个锥形齿轮,当池底进行排泥时螺杆的转动能够让出泥更加顺畅和不易堵塞。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斜向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出泥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欧腾皮业有限公司,未经江西欧腾皮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244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