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2081.8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72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发明(设计)人: | 桂成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南海区黔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F1/00 | 分类号: | H05F1/00;C09J7/29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千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8 | 代理人: | 陈培琼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层 耐磨 防静电层 保护膜本体 本实用新型 离型纸层 通信设备 红外辐射层 外壁四周 保护膜 蓝光层 偏光层 树脂 包覆 过滤 使用寿命 透明膜层 防静电 感应式 上表面 下表面 粘胶层 受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第一缓冲层、第一耐磨防静电层、第一离型纸层、红外辐射层、过滤蓝光层和树脂偏光层,保护膜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保护膜本体外壁四周包覆有第一缓冲层,第一缓冲层外壁四周包覆有第一耐磨防静电层,保护膜本体由第二耐磨防静电层、红外辐射层、过滤蓝光层、树脂偏光层、透明膜层、第二缓冲层和感应式粘胶层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一耐磨防静电层和第二耐磨防静电层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耐磨和防静电的功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配合使用,可以避免通信设备受损,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最早高清防刮,到现今香港GLAUKE,180度和OK8功能型保护膜的受宠。材料从最早的PP材料到现今流行的AR材质,中间经历了5年多的发展,慢慢的被广大手机群体所接受;但是目前现有的通信设备保护膜功能单一,实用性低,使用寿命低;因此,不满足现有的使用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些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第一缓冲层、第一耐磨防静电层、第一离型纸层、红外辐射层、过滤蓝光层和树脂偏光层,所述保护膜本体上表面和下表面分别设置有第一离型纸层和第二离型纸层,所述保护膜本体外壁四周包覆有第一缓冲层,所述第一缓冲层外壁四周包覆有第一耐磨防静电层,所述保护膜本体由第二耐磨防静电层、红外辐射层、过滤蓝光层、树脂偏光层、透明膜层、第二缓冲层和感应式粘胶层组合而成,且第二耐磨防静电层、红外辐射层、过滤蓝光层、树脂偏光层、透明膜层、第二缓冲层和感应式粘胶层从上到下依次设置。
优选的,所述保护膜本体与第一缓冲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一耐磨防静电层与第一缓冲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耐磨防静电层与红外辐射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蓝光层与红外辐射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过滤蓝光层与树脂偏光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层与树脂偏光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优选的,所述透明膜层与第二缓冲层之间通过纳米胶无缝粘合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通过第一耐磨防静电层和第二耐磨防静电层的配合使用,可以起到耐磨和防静电的功能,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寿命,通过第一缓冲层和第二缓冲层的配合使用,可以在通信设备受到外力触碰硬物时形成缓冲,从而避免了通信设备受损,通过红外辐射层、过滤蓝光层和树脂偏光层的配合使用,红外辐射层可以发出红外粒子,保护人的眼睛及促进身体健康,过滤蓝光层能够过滤蓝光,避免有能量的蓝光穿透眼睛晶状体直达视网膜,从而保护眼睛,树脂偏光层能够产生柔和的视觉效果,实用性强。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具有缓冲功能、防静电功能和保护眼睛功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的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用于通信设备保护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南海区黔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南海区黔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208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人体智能感应灯监控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全息投影仪静电消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