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抛撒用防水型红外光烟雾探测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1710.5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69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09 |
发明(设计)人: | 赵振刚;张晓星;刘恒昌;郑维;吕川;邱枫;孙国强;许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科航(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B17/103 | 分类号: | G08B17/10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苏州市工业***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极触点 烟雾探测器 空气通路 红外发光管 红外光敏管 对称设置 红外光 本实用新型 控制电路板 防水型 抛撒 盒子 惯性传感器 烟雾传感器 恶劣环境 固定设置 内部设置 应急救援 准确监测 近地面 正中心 烟雾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抛撒用防水型红外光烟雾探测器,包括烟雾探测器本体,所述烟雾探测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通路,所述空气通路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敏管,所述空气通路的一端端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电极触点A和电极触点B,所述空气通路的另一端端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电极触点C和电极触点D,所述电极触点A、电极触点B、电极触点C、电极触点D、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敏管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盒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盒子固定设置在烟雾探测器本体的内部正中心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红外发光管、红外光敏管和加速度惯性传感器,解决了传统烟雾传感器在应急救援等恶劣环境中难以快速、准确监测近地面区域烟雾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雾传感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抛撒用防水型红外光烟雾探测器。
背景技术
烟雾探测器是一种能感测周边烟雾粒子,并将烟雾粒子的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输出的装置,常用在火灾防范场合,一旦监测到超过一定浓度的烟雾,就触发报警信号。常用的烟雾探测方式有离子感烟探测、光电感烟探测和气敏型烟感探测三种方式。
离子式和气敏型烟雾探测器都需要传感器暴露在空气中,通过传感器和烟雾颗粒物相接触相互作用产生变化去感测烟雾浓度,不适合应用在有防水要求的应急救援场合,如室内火灾救援中,存在高压水柱,屋顶淋浴式喷头自动喷水等情况,一旦有水侵入传感器,水的导电性会改变烟雾传感器本身的电气特性,造成烟雾探测失真甚至损坏,因此在需要防水的场合,一般采用光电式烟雾传感器。
而现有红外光电式烟雾传感器在使用中还存在以下不足:
(1)采用屋顶安装式设计,在一个面开孔,属于被动吸入型烟雾感测,由于结构和工作方位的限制,需要提前施工部署,且难以探测地面附近的精确烟雾浓度;
(2)缺乏入水感测单元,当红外发光管和光敏管之间有水入侵时,无法感应,侵入的水也吸收部分红外光,导致光敏管输出信号变化,探测的烟雾浓度失真;
而在应急救援场合,比如室内火灾救援中,人员逃生时需要在贴地前进,同时消防指挥员需要掌握现场的烟雾浓度分布和变化趋势,因此,实时、精确的近地面烟雾浓度感测对被困人员救援、逃生路线规划、烟雾蔓延趋势有着极为重要的价值。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和应急救援中的实际需求,本实用新型设计一种现场抛撒方式快速部署、防水型烟雾浓度探测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抛撒用防水型红外光烟雾探测器,解决了传统烟雾传感器在应急救援等恶劣环境中难以快速、准确监测近地面区域烟雾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抛撒用防水型红外光烟雾探测器,包括烟雾探测器本体,所述烟雾探测器本体的内部设置有空气通路,所述空气通路的中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敏管,所述空气通路的一端端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电极触点A和电极触点B,所述空气通路的另一端端部两侧对称设置有电极触点C和电极触点D,所述电极触点A、电极触点B、电极触点C、电极触点D、红外发光管和红外光敏管均通过导线与控制电路板盒子连接,所述控制电路板盒子固定设置在烟雾探测器本体的内部正中心处,且所述控制电路板盒子上设置有加速度惯性传感器,所述空气通路的两端设置有第一空气通路端口和第二空气通路端口。
优选的,所述烟雾探测器本体设置为立方体状。
优选的,所述空气通路设置为弯曲通管状,且所述空气通路的两端分别连接至烟雾探测器本体外表面中两个相邻的不同平面上,且所述空气通路设置有三个,三个所述空气通路沿空间坐标轴对称地分布在烟雾探测器本体内的三个方向上。
优选的,所述第一空气通路端口的直径与第二空气通路端口的直径之比大于1.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科航(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科航(苏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171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烟感探测报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见光火焰探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