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袜机的送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91073.1 | 申请日: | 2018-03-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320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亚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00 | 分类号: | D04B15/00;D04B35/32 |
代理公司: | 杭州千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46 | 代理人: | 赵炎英 |
地址: | 312500 浙江省绍***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袜机 传送带 固定架 连接轴 送料装置 叶片 传送带控制器 表面固定 出料管道 橡胶套 絮层 皮带 本实用新型 活动连接有 线头 半成品料 灰尘处理 驱动电机 生产效率 外部连接 叶片旋转 主体顶端 出料口 翻转 尾端 半成品 工作量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袜机的送料装置,包括袜机主体,所述袜机主体顶端连接有出料管道,且出料管道尾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袜机主体左侧连接有传送带固定架,且传送带固定架右上方安装有传送带控制器,所述传送带固定架后方连接有皮带,且皮带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前方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外部连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表面固定连接有去絮层,所述传送带控制器左侧安装有驱动电机。该袜机的送料装置可以通过传送带固定架内部的叶片旋转,对成品或者半成品料进行翻转,通过叶片外部的去絮层对成品或半成品的表面进行线头、灰尘处理,进而减少后续工作的工作量,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袜机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袜机的送料装置。
背景技术
袜机—生产袜品的针织机,1589年英国人W.李发明第一台针织机,采用钩针织出成形袜片;1849年,由于舌针开始应用于小口径圆机而出现单针筒圆袜机;最初生产裁制袜,直到1857年才开始编织带有袋形袜跟和袜头的袜子;1864年英国人W.科顿发明科顿袜机(钩针平型针织机);1900年由于双头舌针开始应用于小口径圆机而出现双针筒圆袜机,编织罗纹袜;袜口可用袜机专门机构编织,或由其他机器完成后由人工转移到袜机上;袜统、高跟、袜跟、袜脚(包括袜底和袜面),加固圈和袜头等部段则由袜机编织。
而现有的袜机出料口处都是使用接料框对其成品或者半成品进行接料,再进行二次转运工作,最后进入后续的工作,此种送料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接料框还容易将成品损坏,进而影响了生产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袜机的送料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袜机出料口处都是使用接料框对其成品或者半成品进行接料,再进行二次转运工作,最后进入后续的工作,此种送料方式不仅降低了生产的效率,接料框还容易将成品损坏,进而影响了生产质量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袜机的送料装置,包括袜机主体,所述袜机主体顶端连接有出料管道,且出料管道尾端设置有出料口,所述袜机主体左侧连接有传送带固定架,且传送带固定架右上方安装有传送带控制器,所述传送带固定架内部连接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固定架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支架,所述传送带固定架后方连接有皮带,且皮带内部活动连接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连接轴前方连接有第二连接轴,且第二连接轴表面固定连接有叶片,所述叶片外部连接有橡胶套,且橡胶套表面固定连接有去絮层,所述传送带控制器左侧安装有驱动电机。
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与第二连接轴构成平行结构,且第二连接轴底部到传送带顶端之间的距离大于去絮层的长度。
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轴关于传送带固定架的内部呈横向等间距分布有4个,且第二连接轴均与叶片、去絮层和橡胶套构成一体结构,并且第二连接轴与第一连接轴构成固定结构。
优选的,所述去絮层、橡胶套和叶片的宽度逐渐减小,且叶片顶端为弧形结构,并且叶片关于第二连接轴的表面呈圆环形等间距分布。
优选的,所述橡胶套和去絮层的结构均与叶片的结构相同,且去絮层的材质为去毛胶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新昌县振兴纺织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9107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袜机出风管加固结构
- 下一篇:一种防震型袜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