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GPS定位和语言识别功能的智能导盲杖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86709.3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703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3 |
| 发明(设计)人: | 秦转萍;路光达;杨阳;王园;李光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H3/06 | 分类号: | A61H3/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00222 天***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碳纤维 本实用新型 手柄 拐杖 智能导盲杖 外螺纹柱 移动设备 语言识别 电性 圆环 扬声器 语音识别模块 边缘位置 电池组件 控制系统 盲文标识 微控制器 麦克风 上半部 底端 拿取 凸雕 左端 焊接 聚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GPS定位和语言识别功能的智能导盲杖,包括碳纤维手柄和移动设备;所述碳纤维拐杖的顶端焊连接有一根所述碳纤维手柄,且碳纤维拐杖的底端焊连接有一根所述第二外螺纹柱;所述碳纤维拐杖上半部焊连接有一根所述第一外螺纹柱;所述语音识别模块、扬声器、麦克风、GPS定位模块、GPRS无线传输模块和电池组件均与微控制器之间为普通电性相连接;所述控制系统通过所述GPRS无线传输模块与移动设备普通电性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碳纤维手柄的靠近左端边缘位置处焊接有一个圆环,且圆环的外表面凸雕有代表本实用新型持有人的盲文标识,以防止盲人在聚会后,导致本实用新型拿取错误。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盲辅助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具有GPS定位和语言识别功能的智能导盲杖。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建设的加快,城市交通工具广泛普及,使得临街建设的占道施工情况越来越多,机动车或非机动车占据盲道的情况随处可见。这些都对盲人的出行等生活带来很多不便。一般情况下,盲人多是借助普通盲杖行走,即根据盲杖的探路情况以及是否触及障碍物等来决定走向。
基于上述,本发明人发现,传统的导盲杖盲人在使用时存在一下不足:1、在不使用时,将导盲杖放置在一边时,导盲杖易跌倒在周围地面上,导致后续盲人需要使用时,寻找较为不便;2、盲人在行走时,一般将导盲杖底端接触地面沿其前方左右摆动以检测是否有障碍,但该方式极易磨损导盲杖的底端,导致导盲杖使用寿命缩短;3、当盲人遇到危险(跌落坑内、造成危险人员打劫等)时,没有相应的装置进行报警或向亲近的人求救;4、盲人在迷失方向,不明当前位置时,大多只能通过询问他人知晓当前的地点,而某些低素质的人员可能会告诉虚假的地点或当前区域并没有他人,导致盲人受到极大的困扰。
例如申请号:201120126273.2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老年人用品,具体是一种不倒翁拐杖。不倒翁拐杖,包括拐杖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拐杖本体的末端设有一不倒翁球体。通过应用不倒翁原理,在现有拐杖的底部末端安装不倒翁球体(即配重块),使其即使在无人使用时它也能保持直立状态。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合理、设计新颖、使用方便,带有不倒翁功能。在无人使用时它也能保持直立状态。不仅方便盲人腾出双手做些其他事情,也省去了弯腰捡拐杖的麻烦。
基于上述,经过检索以及结合现有技术中常规的导盲杖,发明人发现,上述专利所设计的不倒翁拐杖虽然可以在放置时直立在地面上,但该拐杖的底部所安装的不倒翁球体重量过重,如果用于盲人使用,盲人在行走时,一般将导盲杖底端接触地面沿其前方左右摆动以检测是否有障碍,该不倒翁球体的设置,加重了盲人手臂的负担,导致盲人在使用时较为不适。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具有GPS定位和语言识别功能的智能导盲杖,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具有GPS定位和语言识别功能的智能导盲杖,以解决现有导盲杖在实际使用时存在不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具有GPS定位和语言识别功能的智能导盲杖的设计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未经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670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医用多功能辅助行走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头戴式平面旋转翻转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