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含马达的镜头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86567.0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9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传飞;汪科;邓弯;谢荣富;李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B7/09 | 分类号: | G02B7/09;G03B13/36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邓义华;廖苑滨 |
| 地址: | 516600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槽 镜头 下盖 镜头座 支架 容纳腔 滚珠 底座 本实用新型 侧壁 上盖 马达 摄像头 活动放置 上下移动 上下运动 相邻侧壁 支架固定 自动对焦 内侧壁 磁铁 容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含马达的镜头,包括镜头、下盖支架以及上盖,所述镜头活动放置在所述下盖支架内且由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支架固定,其中所述镜头包括镜头座和设在镜头座上的摄像头,所述镜头座的侧壁设有磁铁,两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导轨槽;所述下盖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容置所述镜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内侧壁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对应的第二导轨槽,所述底座内设有线圈;所述第一导轨槽与所述第二导轨槽之间设有滚珠;所述镜头通过所述滚珠在所述下盖支架内的容纳腔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镜头座两相邻侧壁间设置第一导轨槽,对应的底座上也设置第二导轨槽,将滚珠置于导轨槽内,镜头平稳顺畅上下运动,实现自动对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码单反相机的镜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马达的镜头。
背景技术
单反就是指单镜头反光,即SLR(Single Lens Reflex),这是当今最流行的取景系统,大多数35mm照相机都采用这种取景器。在这种系统中,反光镜和棱镜的独到设计使得摄影者可以从取景器中直接观察到通过镜头的影像。因此,可以准确地看见胶片即将“看见”的相同影像。该系统的心脏是一块活动的反光镜(如图浅蓝色部分),它呈45°角安放在胶片平面的前面。进入镜头的光线由反光镜向上反射到一块毛玻璃上。目前单反相机的自动对焦的马达都需要通过马达座与镜头配合,这样的匹配过程复杂不易管控,在自动对焦过程中镜头容易出现卡死的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含马达的镜头,包括镜头、下盖支架以及上盖,所述镜头活动放置在所述下盖支架内且由所述上盖与所述下盖支架固定,其中所述镜头包括镜头座和设在镜头座上的摄像头,所述镜头座的侧壁设有磁铁,两相邻的所述侧壁之间设有第一导轨槽;所述下盖支架包括底座以及容置所述镜头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内侧壁之间设有与所述第一导轨槽对应的第二导轨槽,所述底座内设有线圈;所述第一导轨槽与所述第二导轨槽之间设有滚珠;所述镜头通过所述滚珠在所述下盖支架内的容纳腔内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磁铁固定安装在镜头的镜头座的外侧壁上,同时在下盖支架的底座的侧壁上设有线圈,当给线圈通电从而驱动镜头向上运动实现对焦;在镜头的镜头座两相邻侧壁间设置一个第一导轨槽,对应的下盖支架的的底座上也设置相配合的第二导轨槽,将滚珠置于相配合的导轨槽内,让镜头可以平稳顺畅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自动对焦的目的。所述线圈在电的作用下与磁铁之间通过电磁感应驱动镜头在容纳强的上下移动,线圈与磁铁的电磁配合可视为隐含的马达,用于驱动镜头的上下移动,从而实现自动对焦。滚珠材质一般为陶瓷,其导轨槽内需涂布一定的润滑油。
作为优选,所述镜头座的外侧壁上开设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用于放置所述磁铁。在镜头座的外侧壁开设容纳槽,便于磁铁的安装,提升装配磁铁的工作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轨槽设置为半圆柱体状,所述第二导轨槽设置为半圆柱体状。为了便于更好的配合滚珠,第一导轨槽与第二导轨槽构成一个容纳滚珠在上下运动的圆柱体,通过滚珠的滚动,实现镜头与下盖支架之间的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底座内。为了便于给线圈通电从而驱动镜头的运动实现对焦,在下盖支架的底座内设有线圈,该线圈对应设在镜头座外侧壁的磁铁的外围。
作为优选,所述上盖与下盖支架通过卡扣或螺纹结构进行连接。为了便于拆卸或组装的便捷。
作为优选,所述滚珠选用为陶瓷材质。为了让滚珠不受线圈通电或磁铁的影响,提升滚珠工作的稳定性,也即提升了镜头自动对焦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导轨槽或所述第二导轨槽内设有有润滑层,所述润滑层为涂覆的润滑油。为了降低噪音,在第一道轨槽或第二导轨槽内设有润滑油,提升运动效果的同时还能降低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656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