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5882.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4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潘文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贝明实业(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H5/00 | 分类号: | A61H5/00;A61H23/02;A61H39/04;A61H9/00;A61N5/06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30070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新技术开发***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弧形过渡板 后面板 左支架 本实用新型 近视康复仪 铰接连接 右前面板 左前面板 铰接柱 前面板 右支架 折叠式 扣带 脸型 过渡空间 内部线路 铰接处 相邻处 外露 支架 匹配 电线 美观 人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包括支架、前面板、后面板、铰接柱,所述左支架、右支架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还包括弧形过渡板,所述弧形过渡板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右前面板相邻处,所述弧形过渡板的形状为弧形且与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形状相匹配;还包括扣带,所述扣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左后面板或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支架或所述右后面板或所述右前面板上。本实用新型将左支架、右支铰接连接,适应不同脸型的人群,并在架铰接处设置弧形过渡板,形成过渡空间,避免内部电线外露,增加了内部线路的安全性,同时也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近视的康复治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
背景技术
近视一般分为假性近视与真性近视以及混合性近视。假性近视是在较长时期内用眼过度致使睫状肌持续收缩痉挛,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导致晶状体厚度增加,调节功能衰退,变凸的晶状体较强的屈折后,物体发射出的光线焦点不再落在视网膜上,而落在视网膜前,导致看视神经感觉到的物体模糊不清。假性近视若不及时缓解,终究会导致眼轴变大而成为真性近视。随着人们对电子产品的依赖,假性近视越来越多,由于各种原因,人们对假性近视的预防治疗不及时导致人类近视越来越普遍。目前假性近视的康复治疗主要分为手术治疗和物理治疗,但是已经证明手术治疗康复方法存在较大风险,现有的眼保仪大多不可折叠或者折叠后密封不好,或者折叠后容易导致线路损坏,并且每个人的头部大小不一,大多数眼保仪的适应性较差,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于至少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提供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包括支架、前面板、后面板、铰接柱,所述支架包括对应于人左眼的左支架、对应于人右眼的右支架,所述左支架、右支架通过铰接柱铰接连接;所述前面板、后面板位于所述支架两侧;所述前面板包括左前面板、右前面板,所述左前面板、右前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所述后面板包括左后面板、右后面板,所述左后面板、右后面板分别固定在所述左支架、右支架上;所述支架、前面板、后面板呈弧形,还包括弧形过渡板,所述弧形过渡板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右前面板相邻处,所述弧形过渡板的形状为弧形且与所述前面板、后面板的形状相匹配;还包括扣带,所述扣带一端固定在所述左支架或所述左后面板或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右支架或所述右后面板或所述右前面板上。
优选地,所述扣带为弹力带。
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上,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右前面板与所述支架之间;或者所述弧形过渡板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右前面板,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左前面板与所述支架之间。
优选地,所述弧形过渡板通过连接板铰接在所述铰接柱上。
优选地,至少包括两块水平设置的所述连接板,还包括竖直连接板,所述竖直连接板上设置有过桥孔。
优选地,还包括激光发生器,所述激光发生器设置在所述支架上,所述后面板上设置有多个激光出射柱,所述激光出射柱用于设置激光发生器发出的激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中弧形过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半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的一种折叠式近视康复仪去掉前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11、后面板;121、铰接柱;122、连接板;123、连接板;124、弧形过渡板;125、连接板;126、竖直连接板;127、过桥孔;13、支架;14、前面板;15、显示屏盖板;16、按键开关;17、显示屏;18、灯带;19、固定立柱;21、充电口;22、控制电路板;23、电池;31、激光出射柱一;32、激光出射柱二;33、激光出射柱三;34、激光出射柱四;4、气泵;5、振动马达;6、扣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贝明实业(武汉)有限公司,未经贝贝明实业(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88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