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下沉颈前路方柱形带涂层钛网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5604.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644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7 |
发明(设计)人: | 罗益滨;王新伟;陈德玉;顾庆国;王占超;陈诚;姜东杰;时国华;许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70 | 分类号: | A61B17/70;A61F2/44 |
代理公司: | 上海卓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2 | 代理人: | 周春洪 |
地址: | 20000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钛网 方柱形 涂层钛 垫片 上下两端 防下沉 颈前路 钽金属 下沉 金属网状结构 压强 本实用新型 正方形金属 脊柱外科 网状结构 有效减少 植骨融合 中空方柱 主体结构 椎体终板 移位 侧方 钝角 翻修 减小 颈椎 下端 配合 表现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下沉颈前路方柱形带涂层钛网,所述的方柱形带涂层钛网包括钛网主体、钽金属涂层、垫片;所述的钛网主体为中空方柱形金属网状结构;所述的钛网主体上下两端四角均为钝角设计;所述的钽金属涂层设于钛网主体的表面;所述的垫片为正方形金属网状结构;所述的垫片设于钛网主体的上下两端,且二者之间相互配合。其优点表现在:方柱形钛网主体结构的设计,可在不扩大颈椎次全切骨槽的前提下增加钛网上下端和椎体终板的接触面积,减小垂直方向的压强约21.5%,从而减少钛网下沉几率;设计合理、使用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和翻修风险,能同时有效减少或防止下沉、侧方移位,获得更好的植骨融合效果,值得脊柱外科临床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脊柱外科手术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下沉颈前路方柱形带涂层钛网。
背景技术
随着颈椎病、颈椎外伤等常见颈椎伤病的高发,颈椎前方入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联合钛网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以下简称颈前路次全切手术)越来越应用于临床。这种术式相对于经椎间隙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术而言,能提供更大的减压范围和更理想的操作空间,为广大脊柱外科和神经外科医师所采用。钛网是该手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种材料,经填充自体碎骨粒或人工骨粒并植入骨槽后,起到椎间融合以及支撑颈椎前柱的作用。
目前市面上主要应用的钛网类型为圆柱体或类圆柱体中空结构,应用多年以来,表现出巨大的优势,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中,钛网下沉或成角移位是较多受重视的一类并发症。下沉的原因有很多,植入钛网后,对上下终板的垂直压强较大,从而引起终板塌陷骨折是主要的原因之一。减少钛网下沉有多种方式,如保留骨性终板、减少椎体间撑开、改进手术器械等,其中改进钛网是其中较为有效的一种(郭永飞,等.颈前路钛网植骨融合术后钛网沉陷的原因分析.中国脊柱脊髓杂志.2005,15(7):409-413)。而如何设计减少对终板的压强的钛网是研究者需要解决的课题。众所周知,减少压强只有通过减小垂直方向的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面积来实现,由于人体椎体间的压力基本恒定,故通过前者改进钛网可行性不大,故增加接触面积是目前的主流研究方向。许多学者设计了“解剖型”“接触型垫圈”“钉钩复合型”等改进型钛网,一定程度上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但这些装置都是通过增加垫圈、钉钩等附属结构,工艺上较为复杂;且附属件较小,有脱落、移位的风险;另外,使用时会增加手术时间,故临床上使用不广。此外,除下沉外,侧方移位也是现有钛网的中远期并发症之一。
中国专利文献:CN201120113598.7,申请日2011.04.18,专利名称为:一种新型安全性防下沉颈前路钛网。公开了一种新型安全性防下沉颈前路钛网,包括体部、上防滑柄、下防滑柄、上连接支、下连接支、上防沉架、下防沉架。其特征在于:钛网体部前方上下两端各有一防滑柄,上下防滑柄为圆弧形,弧形表面与钛网表面平行,防滑柄通过连接支与体部相连,连接支与网口平面平行。其特征在于:钛网两端网口平面与钛网横截面成4~10°夹角。其特征在于:钛网体部上下网口平面各有一“十字型”防沉架。
上述专利文献的一种新型安全性防下沉颈前路钛网,用于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术中,防止钛网打入过程中钛网下端下滑,伤及脊髓,明显减少钛网打入过程中损伤脊髓的风险,同时预防钛网远期发生下沉的并发症,明显增强钛网置入过程中及植入后的安全性,尤其是对中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极为有效。但是关于一种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减少压强,简化工艺、使用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和翻修风险,同时能有效减少或防止下沉、侧方移位,获得更好的植骨融合效果的一种防下沉颈前路方柱形带涂层钛网目前则没有相关的报道。
综上所述,亟需一种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减少压强,简化工艺、使用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和翻修风险,同时能有效减少或防止下沉、侧方移位,获得更好的植骨融合效果的一种防下沉颈前路方柱形带涂层钛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通过增加接触面积减少压强,简化工艺、使用简单、减少手术时间和翻修风险,同时能有效减少或防止下沉、侧方移位,获得更好的植骨融合效果的一种防下沉颈前路方柱形带涂层钛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