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药用煎熬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5539.7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08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袁英;刘崇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袁英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地址: | 638500 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鼎***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永磁铁 煎药罐 副罐 上管 弧形罩 煎药 下管 本实用新型 螺钉安装 螺纹连接 煎熬罐 弹簧 圆孔 透明观察窗 上下设置 罐盖 加水 镶嵌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药用煎熬罐,包括煎药罐、副罐、第一永磁铁、下管、上管,所述煎药罐的顶部设有罐盖,煎药罐的上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上下设置,下管及上管的一端均与煎药罐螺纹连接,上管及下管的另一端与副罐螺纹连接,上管向副罐内延伸至副罐的中下部,所述副罐上镶嵌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煎药罐内设有弧形罩,弧形罩的顶部与上管连接,弧形罩的两端设有螺钉安装的弹簧,弹簧的末端设有螺钉安装的第二永磁铁,第二永磁铁与第一永磁铁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永磁铁位于煎药罐的外侧,第一永磁铁能进行360°旋转。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副罐的设计能在需要时及时看到煎药罐内的液体的情况,同时也能向煎药罐内进行加水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用煎熬罐。
背景技术
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因其中药的特殊性,中药在服用前需要对中药进行煎熬,从而提高中药的药效,煎药罐在中药煎熬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用煎熬罐,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中药用煎熬罐,包括煎药罐、副罐、第一永磁铁、下管、上管,所述煎药罐的顶部设有罐盖,煎药罐的上开设有两个圆孔,两个圆孔上下设置,下管及上管的一端均与煎药罐螺纹连接,上管及下管的另一端与副罐螺纹连接,上管向副罐内延伸至副罐的中下部,所述副罐上镶嵌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煎药罐内设有弧形罩,弧形罩的顶部与上管连接,弧形罩的两端设有螺钉安装的弹簧,弹簧的末端设有螺钉安装的第二永磁铁,第二永磁铁与第一永磁铁的位置相对应,第一永磁铁位于煎药罐的外侧,第一永磁铁能进行360°旋转。
优选的,所述上管及下管上安装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第一永磁铁及第二永磁铁均被分割成N极和S极。
优选的,所述煎药罐上设有出药口及把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煎药罐在加热过程,煎药锅内的液体发生膨胀向上涌动,弧形罩能将液体导流至副罐内,避免煎药罐内液体出现溢出的情况;若煎药过程中需要向煎药罐内加水时,通过副罐及下管向煎药罐内进行添加,避免通过煎药罐顶部加水造成烫伤;当需要对弧形罩进行固定时,将第一永磁铁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的S极相对应,磁铁在异性相吸的作用下对弧形罩进行固定,需要对弧形罩拆下时,将第一永磁铁的N极与第二永磁铁的N极相对应,磁铁在同性相斥的作用下将弧形罩进行拆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用煎熬罐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用煎熬罐的煎药罐内部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药用煎熬罐的弧形罩示意图。
图中:1、罐盖,2、第一永磁铁,3、煎药罐,4、下管,5、副罐,6、上管,7、弹簧,8、第二永磁铁,9、弧形罩,10、透明观察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袁英,未经袁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53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拆卸方便的快速炒药装置
- 下一篇:钛/不锈钢复合药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