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滑轨支撑装置和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5227.6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17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祁斌;胡建伟;张海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C17/18 | 分类号: | E05C17/18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许静;黄灿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轨 支撑装置 支撑杆 滑道 滑轨 第一端 本实用新型 固定支撑杆 限位孔 滑动 汽车 相通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滑轨支撑装置和汽车,所述滑轨支撑装置包括:导轨和支撑杆;所述导轨设有U型凹槽,所述导轨的两侧均设有滑道,所述导轨的第一端的两侧还均设有与所述滑道相通的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为T型,且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轨的滑道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能够在所述滑道内滑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滑轨支撑装置在作用时无需人为固定支撑杆的位置,固定方式较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滑轨支撑装置和汽车。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发动机舱盖支撑装置多为支撑杆形式,这种支撑装置在打开发动机舱盖后,需人为取出支撑杆,并将支撑杆固定于限位孔内,而且这种支撑装置只能将发动机舱盖固定在一个角度,当需要关闭发动机舱盖时,又需人为将支撑杆从限位孔内取出,并将支撑杆放置于车身的固定卡位中。
可见,现有发动机舱盖支撑装置存在固定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滑轨支撑装置,解决了现有发动机舱盖支撑装置存在固定方式较为复杂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轨支撑装置,包括:导轨和支撑杆;
所述导轨设有U型凹槽,所述导轨的两侧均设有滑道,所述导轨的第一端的两侧还均设有与所述滑道相通的至少一个限位孔;
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为T型,且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轨的滑道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能够在所述滑道内滑动。
可选的,所述限位孔为斜孔,且所述限位孔向远离所述导轨的第一端的方向倾斜。
可选的,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固定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安装孔。
可选的,所述至少一个限位孔的数量为四个。
可选的,所述导轨和所述支撑杆的材质均为金属。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汽车,包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滑轨支撑装置,所述滑轨支撑装置的导轨固定在所述汽车的发动机舱边缘,所述滑轨支撑装置的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汽车的发动机舱盖旋转连接,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在所述导轨的滑道内滑动时,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能够相对所述发动机舱盖转动。
可选的,所述导轨与所述汽车的发动机舱边缘一体成型。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所述滑轨支撑装置包括导轨和支撑杆,所述导轨的两侧均设有滑道,所述导轨的第一端的两侧还均设有与所述滑道相通的至少一个限位孔,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为T型,且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位于所述导轨的滑道中,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可在所述滑道内滑动。这样,在开启汽车发动机舱盖时,发动机舱盖可带动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在所述导轨的滑道内滑动,并能通过限位孔对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进行限位,从而支撑发动机舱盖处于开启状态;在关闭汽车发动机舱盖时,只需稍向上抬发动机舱盖,使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从限位孔中脱离,并使所述支撑杆沿所述滑道的顶端滑回至初始位置,从而带动发动机舱盖落下,进而完全关闭发动机舱盖。可见,所述滑轨支撑装置在作用时无需人为固定支撑杆的位置,固定方式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支撑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滑轨支撑装置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滑轨支撑装置100,包括:导轨101和支撑杆10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2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