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护腰凳及护腰腰带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85054.8 | 申请日: | 201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94507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曹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莱孚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F5/00 | 分类号: | A61F5/00;A61H1/02;A41D13/05;A61H9/00;A61H7/00;A61M3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史明罡 |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黄埔大道西601***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护腰 支撑杆 支撑端 座椅 本实用新型 固定端 上半身 腋下 腰部 腰带 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压迫 左右两侧 减小 受压 腰椎 承接 负重 顶住 缓解 受伤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腰凳及护腰腰带。护腰凳包括护腰支撑杆和护腰凳座椅,护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护腰支撑杆的一端为支撑端,支撑端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腋下;护腰支撑杆的另一端为固定端,两个护腰支撑杆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护腰凳座椅的左右两侧,以实现对使用者上半身重量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凳在使用者坐在护腰凳座椅上时,护腰支撑杆的支撑端用于顶住使用者的腋下,借助两肩承接来自使用者上半身的重量,以达到减轻腰部负重的效果;对于腰部受累受伤,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减小腰椎受压,缓解腰椎压迫症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康复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护腰凳及护腰腰带。
背景技术
椎骨是我们的主心骨,维持人类的直立姿势,承担人体的大部分重量。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尤其是在体力劳动中,腰椎都需要承受持续的压迫,容易受伤,成为临床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殃及脊神经,伤害身体的支持和活动功能,造成严重的后果,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多方面,因此护腰器具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很广。
常见的护腰是不同形式的腰带,以往的护腰腰带主要是以稳固腰部,防止椎骨错位为目的。但是对腰部受损伤、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等症,腰椎受压将严重伤害腰部、加重症状,以往的护腰腰带不能克服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护腰凳及护腰腰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护腰腰带主要是以稳固腰部,防止椎骨错位为目的,但是对腰部受损伤、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等症,腰椎受压将严重伤害腰部、加重症状并不能克服的技术问题。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护腰凳,包括护腰支撑杆和护腰凳座椅,所述护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护腰支撑杆的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腋下;
所述护腰支撑杆的另一端为固定端,两个所述护腰支撑杆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所述护腰凳座椅的左右两侧,以实现对使用者上半身重量的支撑。
优选地,所述护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护腰支撑杆的支撑端的末端为浅凹弧型,所述浅凹弧型的末端方便对使用者的腋下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浅凹弧型的末端内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增加使用者腋下直接接触护腰支撑杆的支撑端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护腰腰带,包括有腰带本体和护腰支撑杆;
所述护腰支撑杆的数量为两个,所述护腰支撑杆的一端为支撑端,所述支撑端用于放置在使用者的腋下;
所述护腰支撑杆的另一端为固定端,所述腰带本体用于缠绕在使用者的腰部,所述腰带本体上设置有两个口袋型插杆托,两个所述口袋型插杆托设置于对应使用者的腋下的部位,所述口袋型插杆托用于可拆卸地放置所述护腰支撑杆的固定端。
优选地,所述护腰支撑杆为长度可调节的伸缩杆。
优选地,所述护腰支撑杆的支撑端的末端为浅凹弧型,所述浅凹弧型的末端方便对使用者的腋下进行支撑。
优选地,所述浅凹弧型的末端内设置有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用于增加使用者腋下直接接触护腰支撑杆的支撑端的舒适性。
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凳,其包括有护腰支撑杆和护腰凳座椅,两个护腰支撑杆的固定端分别固定在护腰凳座椅的左右两侧,以实现对使用者上半身重量的支撑。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腰凳在使用者坐在护腰凳座椅上时,护腰支撑杆的支撑端用于顶住使用者的腋下,借助两肩承接来自使用者上半身的重量,以达到减轻腰部负重的效果;对于腰部受累受伤,特别是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显著减小腰椎受压,缓解腰椎压迫症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莱孚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莱孚高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505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