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4945.1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1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吕伟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3/00 | 分类号: | E02D33/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科融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6 | 代理人: | 陈思聪 |
地址: | 511442 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汉***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墩 检测 桩基 承重板 承重架 千斤顶 本实用新型 桩基静载 放置槽 配重块 配重式 阻尼减震器 反向设置 快速泄压 螺杆两端 转动连接 分压板 支撑杆 长时 后支 螺杆 螺纹 配重 试验 开口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包括检测基座,所述检测基座上方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检测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基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墩,所述支墩上方设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与支墩连接,所述检测基座内设有桩基,所述桩基上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两端通过分压板分别与桩基和承重架相接触,所述承重板下方设有开口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的螺纹反向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操作便捷,能够对配重检测完成后支墩和桩基快速泄压,避免检测完成后,转移配重块时间过长时,配重块对支墩以及桩基持续产生压力,造成检测结构不准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
背景技术
对于静载荷试验而言,传统的桩基静载荷试验会使用水泥块堆放的支墩进行支撑,在实验过程中,水泥块堆放而成的支墩起不到配重的作用,通常会通过增加配重块来满足负载要求,负载的重量越重需要的配重块也就越多,当完成一定负载重量后,需要对配重块进行转移,以减轻桩基和支墩受到的压力,由于配重块的重量过重,且转移一个配重块所需的时间很长,这样造成桩基以及支墩长时间受到配重块的压力,支墩和桩基下沉机会增多,对支墩以及桩基下沉的检测的结果不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转移配重块时间长,容易造成桩基以及支墩长时间受到配重块压力,使得检测结果不准确,而提出的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配重式桩基静载试验支墩装置,包括检测基座,所述检测基座上方设有承重板,所述承重板通过多个支撑杆与检测基座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基座上固定连接有多个支墩,所述支墩上方设有承重架,所述承重架通过多个阻尼减震器与支墩连接,所述检测基座内设有桩基,所述桩基上设有千斤顶,所述千斤顶的两端通过分压板分别与桩基和承重架相接触,所述承重板下方设有开口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内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两端的螺纹反向设置,所述螺杆上螺纹套接两个对称设置的连接块,所述螺杆上固定套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承重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下端贯穿承重板的顶部并固定套接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承重架上方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上滑动套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滑块,所述滑块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杆,两个所述连接杆交错设置并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远离滑块的一端与连接块转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伺服电机的外侧设有防尘箱,所述防尘箱与承重板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转动杆上转动套接有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一侧与放置槽内顶部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安装槽内侧壁上设有多个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设有滚珠,所述滚珠远离收纳槽内底部的端部贯穿收纳槽的槽口并与滑块的端部接触。
优选地,所述承重架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上端设有开口的配重箱,所述配重箱内设有配重块。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上固定连接有多个吊耳,所述配重块的设有与吊耳对应的固定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配重箱可以实现对已经预制完毕的配重块进行配合放置,通过在配重箱内放置不同重量配重块,满足不同的负载要求,且便于运输;通过设置伺服电机、转动杆、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块、承重架、滑杆、滑块和连接杆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发动伺服电机可以使得承重架上的配重块往上运动,避免检测完成后,转移配重块时间过长时,配重块对支墩以及桩基持续产生压力,此时支墩和桩基下沉机会增多,造成检测的结果不准;通过设置吊耳可以方便对配重块进行吊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奥丁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49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桩基抗拉试验装置
- 下一篇:勘测孔突涌封堵隔离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