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线衬胶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84420.8 | 申请日: | 2018-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52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静;徐翠翠;周丹凤;倪凯凯;王清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1/226 | 分类号: | F16K1/226;F16K1/4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62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阀体 阀座 阀轴 轴孔 密封圈 阀体通道轴线 阀座密封结构 中线衬胶蝶阀 迷宫式结构 阀座端部 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 表面设置 阀座两端 阀座外壁 可靠密封 中间设置 配合处 移位 卡装 泄漏 腐蚀 体内 贯穿 配合 | ||
一种中线衬胶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以及贯穿阀体与阀座的阀轴,阀座外壁的中间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卡装在所述阀体相应位置的凹槽内,阀座端部与阀体配合处设置迷宫式结构,阀体上与阀座端部的配合面对应设置迷宫式结构,阀座上设置供阀轴安装的轴孔,轴孔表面设置多道密封圈,阀座两端面处设置多道密封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防止阀座在工作过程中有沿着阀体通道轴线移位或脱落等问题出现,且可以防止阀座在工作过程中会沿着阀体通道轴线旋转问题的发生,同时防两端轴孔处泄漏,确保介质不腐蚀阀体,实现阀轴的可靠密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阀,特别是涉及一种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中线衬胶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阀座为冷衬结构,可拆卸更换,但是,阀座与阀体配合仅是平面配合,两者常会发生轴向或径向相对移动的现象,另外阀座的两端轴孔处只是圆孔接触,所以阀座在工作过程中在阀轴上必须单独设置O形圈槽和O形圈,以防两端轴孔处泄漏;阀座两端密封面也只是平面密封,平面密封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增加对夹法兰螺栓的拧紧力矩才能达到所需的密封比压,过大的预紧力降低了螺栓的使用寿命,增加了配件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中线衬胶蝶阀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全可靠、密封性好的中线衬胶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中线衬胶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内的阀座以及贯穿阀体与阀座的阀轴,阀座外壁的中间设置加强筋,加强筋卡装在所述阀体相应位置的凹槽内,阀座端部与阀体配合处设置迷宫式结构,阀体上与阀座端部的配合面对应设置迷宫式结构,阀座上设置供阀轴安装的轴孔,轴孔表面设置多道密封圈,阀座两端面处设置多道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阀座中间设有加强筋结构,从而防止阀座在工作过程中有沿着阀体通道轴线移位或脱落等问题出现;阀座的两端面上与阀体配合的表面设置迷宫式结构嵌入阀体迷宫式结构中,从而防止阀座在工作过程中会沿着阀体通道轴线旋转问题的发生;阀座的两端轴孔处设置了多道O形圈结构,以防两端轴孔处泄漏,确保介质不腐蚀阀体,实现阀轴的可靠密封;阀座密封面设置了多道O形圈结构,可以在不使用法兰垫片的情况下和配对法兰形成有效密封,节约了用户的采购成本,O形圈密封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较小的拧紧力矩,即可达到所需的密封比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部件3的三维立体图;
图4是图1中部件1的三维立体图。
图中:1. 阀体;2. 阀轴;3. 阀座;4. O形圈;5. 迷宫式结构;6. 加强筋;7. 凹槽8. 轴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3、4所示,一种中线衬胶蝶阀的阀座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安装在阀体1内的阀座3以及贯穿阀体1与阀座3的阀轴2,阀座3外壁的中间设置加强筋6,加强筋6卡装在所述阀体1相应位置的凹槽7内,从而防止阀座3在工作过程中有沿着阀体1通道轴线移位或脱落;阀座3端部与阀体1配合处设置迷宫式结构5,阀体1上与阀座3端部的配合面对应设置迷宫式结构5,迷宫式结构5即为凹槽与凸起交替的结构,从而防止阀座3在工作过程中会沿着阀体1通道轴线旋转;阀座3上设置供阀轴1安装的轴孔8,轴孔8表面设置多道O形圈4,以防轴孔8处泄漏,确保介质不腐蚀阀体1,实现阀轴的可靠密封;阀座3两端面处设置多道O形圈4,可以在不使用法兰垫片的情况下和配对法兰形成有效密封,O形圈4密封在使用过程中使用较小的拧紧力矩,即可达到所需的密封比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通阀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442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