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疲劳驾驶状态识别预警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81138.4 | 申请日: | 2018-03-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42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10 | 
| 发明(设计)人: | 温惠英;吴璐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Q9/00 | 分类号: | B60Q9/00;G08B21/06;A61B5/18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黄海波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央处理器 车辆状态传感器 扬声器 显示器 疲劳驾驶状态 本实用新型 疲劳状态 智能眼镜 预警系统 手环 驾驶员车辆 处理信息 疲劳驾驶 生理信号 实时反馈 实时信息 眼动特征 运行参数 智能 播报 交通事故 电缆 疲劳 预警 采集 行驶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疲劳驾驶状态识别预警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车辆状态传感器、扬声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显示器;所述车辆状态传感器、扬声器、显示器均通过电缆和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收集的驾驶员车辆运行参数、生理信号及眼动特征,得到驾驶员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处理信息;所述车辆状态传感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用于将采集的信息传送给中央处理器;所述扬声器、显示器用于播报及显示实时信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驾驶员的疲劳状态进行检测识别,并实时反馈疲劳程度,以便驾驶员及时采取措施,从而为驾驶员提供科学合理的预警,降低由疲劳驾驶引发的交通事故,提高驾驶员行驶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车辆运行安全,具体涉及一种疲劳驾驶状态识别预警系统,能够对驾驶员当前疲劳驾驶状态进行有效识别,进而对处于危险驾驶状态的驾驶员进行科学合理的提前警示,从而预防由疲劳引发的交通事故。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机动车数量的持续增加,交通事故的发生率迅猛增长,道路交通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分析引起道路交通事故的原因发现,由驾驶员自身因素导致的事故占 85%以上,其中疲劳驾驶是驾驶员肇事的主要原因之一。
驾驶疲劳直接引发驾驶行为不当,注意力分散、不集中,超速驾驶以及措施不当等,越来越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但是疲劳驾驶由于其隐蔽性而难以量化进行实时检测。目前,我国各级道路交通管理部门对客运车辆从市场准入、从业人员资质、运输企业等实行严格管理,事前管理较为规范,交通法规也明确规定机动车辆驾驶人不得连续驾驶超过4个小时。虽然国家交管部门制定了相应的法律法规,但是驾驶人通常会因为各种各样因素,包括追求高利益回报等,不能遵守驾驶时间限制的规定。因此,对驾驶疲劳进行客观而准确的判定、驾驶人长时间驾驶疲劳、驾驶过程中注意力分散问题的研究,以及获取驾驶人疲劳程度的集成预警技术研究,是减少频发的恶性道路运输事故的关键之一。
随着车联网技术以及信息采集、信息处理技术的不断发展,获取车辆运行参数以及驾驶员的生理信号、眼动指标等变得更加容易。因此,本实用新型在获取车辆运行参数、驾驶员生理信号及眼动指标的基础上,对驾驶员疲劳驾驶状态进行判定及预警,保障行车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由于疲劳驾驶引发交通事故频发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疲劳驾驶状态识别预警系统。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疲劳驾驶状态识别预警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用于采集车辆运行参数的车辆状态传感器、扬声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显示器;
所述车辆状态传感器、扬声器、显示器均通过电缆和中央处理器相连,所述智能手环、智能眼镜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和中央处理器无线连接;
所述智能手环及智能眼镜包括信息处理器和无线信号发射器,用于将采集的生理信号及眼动特征通过无线信号发射器传送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用于根据收集的车辆运行参数、生理信号及眼动特征,得到驾驶员当前是否处于疲劳状态的处理信息;
所述的扬声器、显示器用于对中央处理器的处理信息通过音频播报及视频显示。
进一步地,所述的中央处理器包括信息收集模块、信息处理模块和信息发射模块,所述信息收集模块用于收集车辆运行参数、生理信号及眼动特征;所述信息处理模块用于得到驾驶员是否处于疲劳驾驶状态的处理信息;所述信息发射模块用于将所述处理信息发送至扬声器及显示器。
进一步地,所述的车辆运行参数包括车辆行驶速度、车辆行驶加速度、车道偏移量、换道信息等。
进一步地,所述的生理信号包括心电信号、脑电信号,所述的眼动特征包括眨眼频率、注视持续时间、瞳孔直径变异系数等。
进一步地,所述中央处理器采用TMS320C6748处理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811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势控制的汽车顶灯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涉水预警及防护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