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次性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9212.9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47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巍;李泽远;梁亮;马宇燕;钟革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
主分类号: | B01L9/00 | 分类号: | B01L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颜海良 |
地址: | 530028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凝板 稀释棒 一次性 放置槽 支撑架 底座 本实用新型 操作辅助 稀释 卡槽 卡位 支架 实验操作过程 支撑架固定 一端封闭 一端开口 试验台 翻落 夹持 成行 脚跟 摆放 移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包括底座、血凝板放置槽、血凝板底边卡槽、稀释棒支撑架和卡位;底座上设置有血凝板放置槽,血凝板放置槽的脚跟设置有血凝板底边卡槽;所述的稀释棒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底座边上;稀释棒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卡位;所述的血凝板放置槽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本实用新型可以更好的固定一次性血凝板,即间接的增加了一次性血凝板的重量和增加其与试验台的摩擦力,达到使一次性血凝板在实验操作过程中不易四下移动的目的;稀释棒支撑架可以使稀释棒在操作前成行有序摆放且不易翻落和便于夹持搓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学和医学实验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
背景技术
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是两种常用的病毒学实验,在许多正粘病毒、副粘病毒、黄病毒、痘病毒的检测中都有应用,如流感病毒的检测。血凝板是血凝或血凝抑制实验中常用的器材,现在多使用一次性血凝板,而一次性血凝板在应用中存在以下两个突出问题:第一就是由于一次性血凝板材质很轻,且因与实验台面的接触面小而导致摩擦力弱,在随后的稀释操作中很容易造成血凝板随意滑动;第二就是在使用稀释棒进行血凝或血凝抑制试验的逐排稀释时,因一次性血凝板的反应孔洞较浅,且其四壁光滑,在稀释棒只有取样头放在孔里而绝大部分握持杆在孔外的情况下,逐根摆放进去的稀释棒会东倒西歪,甚至翻落出反应孔洞;另外,成排摆放但东倒西歪的稀释棒也不利于随后的双手食指和中指的夹持和搓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了一次性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在将一次性血凝板稳固在实验台面的同时,也将稀释棒稳固和整齐地摆放在一次性血凝板反应孔中,达到顺利使用一次性血凝板开展试验的目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次性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包括底座、血凝板放置槽、血凝板底边卡槽、稀释棒支撑架和卡位;底座上设置有血凝板放置槽,血凝板放置槽的脚跟设置有血凝板底边卡槽;所述的稀释棒支撑架固定设置在底座边上;稀释棒支撑架上设置有若干个卡位;所述的血凝板放置槽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
本实用新型的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主要用于血凝或血凝抑制试验中固定一次性血凝板和摆放稀释棒提供稳定地支撑,实现稀释棒能稳固和整齐地摆放到血凝板的反应孔中,同时方便后续试验中双手食指和中指对稀释棒的夹持和搓动;并能保证在后续的成排搓动稀释棒时,一次性血凝板不四下滑动。
进一步,还包括球杆连接机构,所述的稀释棒支撑架通过球杆连接机构可前后翻转的设置在底座上。
进一步,所述的球杆连接机构包括球杆套筒和球体,所述的球杆套筒固定在底座与稀释棒支撑架安装的相应位置上,所述的球体与稀释棒支撑架固定连接;球杆连接机构可以使稀释棒支撑架在底座上随意前后翻转,稀释棒支撑架竖直放置时会直接插入球杆连接机构,为稀释棒提供支撑;需要收起稀释棒支撑架只需提起稀释棒支撑架后,向前或向后推动即可,收起后可以避免实验过程中稀释棒支撑架影响到手的操作,也便于实验完成后一次性血凝板稀释操作辅助支架的收纳。
进一步,所述的血凝板放置槽通过模块化构建,模块化构建可以方便的安装和在生产过程中更容易的加工出血凝板底边卡槽,解决了生产环节中技术加工的问题。
进一步,所述的底座上十字交叉的设置有横向放置和竖向放置血凝板放置槽,分别是对应12排反应孔和8排反应孔的试验,这样可以根据试验需要选择横放或竖放血凝板。
进一步,所述的血凝板底边卡槽的宽度为5-7mm,优选宽度为6mm,因为血凝板的底边宽度通常为4-5mm,血凝板底边卡槽的宽度只能比血凝板的底边宽度大。
进一步,所述的血凝板底边卡槽的高度为0.15-0.4mm,优选的高度为0.2mm,因为血凝板的底边厚度通常为0.1-0.2mm,这样的高度对固定血凝板比较稳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921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