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7754.2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163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30 |
发明(设计)人: | 孙玉梅;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玉梅 |
主分类号: | A61G7/075 | 分类号: | A61G7/075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诺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39 | 代理人: | 卢玲 |
地址: | 61113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牵引绳 末端连接 医疗护理 牵引 双线 本实用新型 导线轮 双通道 限位栓 线槽管 穿过 扣环 挂钩 牵引线 突出板 自转轮 槽组 导出 患肢 扣钩 通孔 转轮 转动 病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第一牵引绳(9)连接第一扣环(91)后穿过双通道线槽管(6)与第一导线轮(4),所述第一牵引绳(9)末端连接第一挂钩(92)。第二牵引绳(10)连接第二扣环(101)后穿过双通道线槽管(6)与第二导线轮(5),所述第二牵引绳(10)末端连接第二挂钩(102)。第三牵引线(86)自转轮(8)导出,末端连接扣钩(87)。限位栓(7)穿过限位栓槽组(85)与设于突出板(21)上的通孔(22)限制转轮(8)转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可在各科室和病床间转移使用。通过独立的第一牵引绳(9)和第二牵引绳(10),能进行双患肢的同时牵引抬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理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
背景技术
医疗护理中,常需要抬举病患的四肢做医护处理。目前情况,护士用人力托举,但若托举时间过长则无法完成,此时需要专用的牵引抬举装置。一般牵引抬举装置固定于专用的病床上,这使得只有在特定的病床上才能完成牵引抬举操作,这增加了病患转移的不适和痛苦,给病患不良的就医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该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包括车底座、主杆、横杆、第一导线轮、第二导线轮、双通道线槽管、限位栓、转轮、第一牵引绳、第二牵引绳、第二突出板、挂柱组。
所述车底座下四角连接有车轮。所述主杆设置于车底座上,所述主杆远离车底座端连接横杆。所述横杆下方连接有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所述主杆上与第一导线轮和第二导线轮水平的设有双通道线槽管。所述主杆上设有第一突出板,所述第一突出板上设有通孔。所述主杆设有第二突出板,所述第二突出板上设置有挂柱组。
所述转轮包括转轮盘和把手。所述转轮盘中心轴上设有卡轴槽,所述转轮盘上围绕卡轴槽设有限位栓槽组,所述转轮盘圆筒壁上设有绳槽;所述转轮通过卡轴槽配合安装于第一突出板;
所述第一牵引绳连接第一扣环后穿过双通道线槽管与第一导线轮,所述第一牵引绳末端连接第一挂钩。所述第二牵引绳连接第二扣环后穿过双通道线槽管与第二导线轮,所述第二牵引绳末端连接第二挂钩。
所述转轮导出第三牵引线,所述第三牵引线末端连接扣钩;所述第一扣环或第二扣环可与扣钩扣接。
所述第一扣环与第二扣环可套于挂柱组。
所述限位栓穿过限位栓槽组与设于第一突出板上的通孔限制转轮转动。
可选的,所述限位栓槽组为通孔槽。
可选的,所述卡轴槽为通孔槽。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可在各科室和病床间转移使用。转动转轮简便的牵引抬举患肢,使用限位栓固定住转轮后,不需握住转轮患肢即被抬举。通过独立的第一牵引绳和第二牵引绳,能进行双患肢的同时牵引抬举。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医疗护理用双线牵引抬举车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转轮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顶部局部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扣接状态下的顶部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玉梅,未经孙玉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77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气管插管患者的俯卧枕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的护理手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