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感染检测用的血液收集盒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77498.7 | 申请日: | 2018-03-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82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若涛;王晓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若涛 | 
| 主分类号: | A61B5/15 | 分类号: | A61B5/15 | 
| 代理公司: | 常德宏康亿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39 | 代理人: | 田雪姣 | 
| 地址: | 355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空针 存储格 本实用新型 拆卸机构 血液收集 储存格 防感染 上表面 卡槽 拉出 活动连接有 托盘 凹槽内壁 表面固定 生命安全 采血针 圆形槽 检测 夹持 内壁 伸入 拆卸 病毒 感染 威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感染检测用的血液收集盒,包括主机和空针储存格,所述主机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主机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采血针,所述主机的凹槽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主机通过卡槽活动连接有托盘,所述主机上靠近背面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主机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的内壁与空针储存格的表面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上述结构之间的配合使用,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空针存储格从圆形槽中被拉出时,需要将手指伸入空针存储格中对空针存储格进行夹持,从而将其拉出,拆卸不够方便且容易被空针存储格中的空针扎伤,存在感染病毒的威胁,给生命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血气分析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感染检测用的血液收集盒。
背景技术
血气分析仪是指利用电极在较短时间内对动脉中的酸碱度、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等相关指标进行测定的仪器。测定时常常需要用空针抽取病人的血液进行检测,通常将空针的接头直接放到血气检测仪上的针头处,针头将空针中的血液吸入机器进行检测,这个过程通常会弄得采血口的下部到处都是血,而医护人员常常将纱布放在采血口下方,血溅在纱布上后,医护人员直接用手将纱布换掉,若病人的血液中有病毒,而医护人员又不小心接触到后,有可能会被传染,同时也有可能由医护人员的手又传染到其他地方,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麻烦,而且在操作过程中,没有专门设计放置空针的地方,医护人员只能把空针放在任意的台面上,整个过程中,都缺乏必要的防感染的装置,可能带来病毒被传播的危险,为此人们发明了一种防感染检测用的血液收集盒,如中国专利CN206403784U所公开的一种血气分析防感染血液收集盒,包括设于血液分析仪主机上的凹槽,凹槽中开有采血口,采血口中设有采血针,凹槽下部的两侧设有卡槽,卡槽上卡接有抽拉式托盘,托盘上设有用于放置纱布的置物槽,主机上还设有圆形槽,圆形槽中设有空针存储格,空针存储格可以从圆形槽中拉出。通过简单可行的结构即可避免医护人员直接接触到病人血液,避免检测血液过程中,由于病人的血液带有病毒而被传播出去的可能,使得血气分析仪更加干净、卫生,但是在实际使用中,由于空针存储格从圆形槽中被拉出时,需要将手指伸入空针存储格中对空针存储格进行夹持,从而将其拉出,拆卸不够方便且容易被空针存储格中的空针扎伤,存在感染病毒的威胁,给生命安全造成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感染检测用的血液收集盒,对空针存储格的拆装进行改进,解决了在实际使用中,由于在将空针存储格从圆形槽中拉出时,需要将手指伸入空针存储格中对空针存储格进行夹持,从而将其拉出,拆卸不够方便且容易被空针存储格中的空针扎伤,存在感染病毒的威胁,给生命安全造成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感染检测用的血液收集盒,包括主机和空针储存格,所述主机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主机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采血针,所述主机的凹槽内壁开设有卡槽,所述主机通过卡槽活动连接有托盘,所述主机上靠近背面的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主机通过凹槽固定连接有拆卸机构,所述拆卸机构的内壁与空针储存格的表面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若涛,未经王若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74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