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6979.6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04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谢晓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夏竣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B01D53/76;B01D53/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50400 宁夏回族自治*** | 国省代码: | 宁夏;6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尾气处理装置 熔解 导气管 排气套 废漆包线 尾气 熔析炉 热解 底座 低浓度有机废气 本实用新型 表面固定 表面开设 尾气处理 进气套 上表面 通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熔解析炉,所述热熔解析炉的表面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气套口,所述排气套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热熔解析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该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通过热熔解析炉上的排气套口,使产生的尾气能被排除,通过排气套口上连接的导气管,使热熔解析炉中排出的尾气能经过导气管输送到尾气处理装置中,通过进气套口,从而达到了采用两次尾气处理方法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尾气浓度,因而能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时有效的缩减处理尾气所花费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漆包线尾气处理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漆包线生产工序时,有一定量的有机废气产生,废气的主要成分是苯、甲苯、二甲苯、非甲烷总烃、有机溶剂等,对周围环境有一定影响,挥发性有机废气:有机溶剂,主要为三苯(苯、甲苯、二甲苯)是用来稀释油漆以达到物件表面光滑美观的目的,但有机溶剂极易挥发,不能长时间随油漆附着於物件表面,在喷涂及烘干过程将全部释放出来,从而形成有机废气,其特点为无色、极具刺激性,随空气的流动而扩散於大气中,能通过人体呼吸或直接作用人体,对人体的呼吸系统、血液、心肺、肝脏、黏膜、眼睛、神经等造成伤害,也会通过皮肤直接伤害人们,但目前漆包线的尾气处理方面如果要高效率的方法,那么成本势必较高,尤其是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时所花费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热熔解析炉,所述热熔解析炉的表面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气套口,所述排气套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热熔解析炉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尾气处理装置。
尾气处理装置包括进气套口,所述进气套口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金属外罩,所述金属外罩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底座,所述进气套口远离导气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输气管,所述第二底座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居中隔板,所述居中隔板的一侧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一紫外除臭灯框和第二紫外除臭灯框,所述第一紫外除臭灯框和第二紫外除臭灯框远离居中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与金属外罩的内壁之间从下到上依次固定连接有第三紫外除臭灯框和第四紫外除臭灯框,所述金属外罩的表面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排气套环,所述第一紫外除臭灯框、第二紫外除臭灯框、第三紫外除臭灯框和第四紫外除臭灯框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紫外除臭灯管。
优选的,所述输气管的表面开设有若干排气通孔。
优选的,所述居中隔板的表面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通气环。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表面开设的通孔处固定连接有第二通气环。
优选的,所述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金属外罩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尾气处理装置的内部一侧设置有溶解液。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废漆包线热解熔析炉的尾气处理装置,通过热熔解析炉上的排气套口,使产生的尾气能被排除,通过排气套口上连接的导气管,使热熔解析炉中排出的尾气能经过导气管输送到尾气处理装置中,通过进气套口,使经过导气管的尾气能经过连接在进气套口上的输气管再经过排气通孔被排放到溶解液中,通过居中隔板上的第一通气环和第二通气环,使从溶解液中出来的尾气能经过第一通气环和第二通气环后再经过紫外除臭灯管,最后,被处理过的尾气能通过排气套环排出,从而达到了采用两次尾气处理方法结合的方式针对不同尾气浓度,低浓度有机废气可通过溶解液后直接处理有害物质,无需启用紫外除臭灯管,因而能在处理低浓度有机废气时有效的缩减处理尾气所花费的成本。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夏竣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夏竣鹏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697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双乙烯酮吸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尾吸塔的导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