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6494.7 | 申请日: | 2018-03-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16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张琨然;潘成文;付学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1/00 | 分类号: | E01D1/00;E01D101/24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艺 |
地址: | 430056 湖北省武汉市武汉经济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桩 支撑结构 坡体 本实用新型 路面结构层 桥梁结构 跨线桥 桥跨 下穿 轻质泡沫混凝土 道路两侧 路桥施工 施工效率 支撑 邻近 应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包括下穿道路和跨越下穿道路的桥体,所述桥体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穿道路两侧的桥桩和设置于两根桥桩之上的桥跨,所述桥跨分别与两侧坡体支撑的路面结构层相连,所述每根桥桩与其邻近的坡体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桥桩、支撑结构和坡体共同形成支撑路面结构层的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好、造价低、施工效率高的特点,可以广泛应用于路桥施工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路桥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1,当跨越下穿道路1的跨线桥较高时,除了在下穿道路1两侧设置桥桩2外,常规工法为解决桥台7前坡体4放坡过长的问题,桥跨3数量和长度通常以两个桥台7前坡体4坡脚净距为设计依据,其结果就是桥梁总长度往往大于所跨下穿道路1宽度,本来单跨桥可解决的跨路问题,结果需要二到三跨来解决,这样布置好后,才能进行路面结构层5的施工,如果采用的是薄壁式桥台7,由于台后填土高,土压力大,桥台7存在质量风险。为了抵抗土压力,势必大幅度提高薄壁式桥台7桩基及台身造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使其具有结构简单、质量好、造价低、施工效率高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包括下穿道路和跨越下穿道路的桥体,所述桥体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穿道路两侧的桥桩和设置于两根桥桩之上的桥跨,所述桥跨分别与两侧坡体支撑的路面结构层相连,所述每根桥桩与其邻近的坡体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桥桩、支撑结构和坡体共同形成支撑路面结构层的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与坡体的连接面呈台阶式结构。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呈上大下小的结构。
本实用新型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后,本来需要多跨的跨线桥只需要单跨即可解决,同时由于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荷载轻,压力小,结构更安全,同时也使施工更便捷、造价更低。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跨线桥的桥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该实施例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所示现有跨线桥的桥梁结构在背景技术中已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参见图2,本实用新型跨线桥的单跨桥梁结构,包括下穿道路1和跨越下穿道路1的桥体,所述桥体包括两根分别设置在下穿道路1两侧的桥桩2和设置于两根桥桩2之上的桥跨3,所述桥跨3分别与两侧坡体4支撑的路面结构层5相连,所述每根桥桩2与其邻近的坡体4之间设有支撑结构,所述桥桩2、支撑结构和坡体4共同形成支撑路面结构层5的结构,所述支撑结构为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6。
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6与坡体4的连接面呈台阶式结构。所述轻质泡沫混凝土结构6呈上大下小的结构。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649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整体式自行车专用桥梁结构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的连廊天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