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2761.3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8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秦媛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磁钢 粘接 放置槽 磁极 托盘 自动识别极性 本实用新型 非金属板 工装结构 一一对应设置 背面设置 产品报废 磁钢极性 均匀排列 可靠保证 自动识别 返修 报废率 盖合 背面 检查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包括托盘和非金属板,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钢的第一放置槽,在托盘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的工艺磁钢,所述非金属板盖合托盘背面。本实用新型可对待粘接磁钢的磁极进行自动识别,从而简化磁钢粘接前的区分检查流程,可靠保证磁钢粘接前的正确性及降低磁钢报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续因磁钢极性错误而导致的产品报废,返修等;具有使用效果好,可准确识别磁极,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可反复使用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转子组件需要粘接磁钢,其结构设计是电机行业中最常见且运用相当广泛的电机结构设计。在无刷电机转子常规生产过程中,需将每块磁钢极性进行区分后,再对磁钢粘接面进行涂胶处理,区分极性目的是便于后续按对应极性要求粘接。
操作者在加工时、是通过使用已知磁性的磁钢,手持靠近需粘接的磁钢,按照同性相斥异性相吸的原则,对需粘接磁钢的N、S极进行区分,并按一定间隔平铺在操作台上,依次进行胶液涂覆。
此常规操作方式,时常会出现因磁钢极性区分或位置放置的错误(极性放反),导致后续粘接错误,转子整体报废;在平铺放置磁钢时,也常出现因磁钢种类多样,磁性能大小不一,操作者放置磁钢时,其间隔不易控制,导致磁钢因相吸而造成磁钢碰裂,碰碎等现象,因此磁钢报废率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该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通过工艺磁钢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保证磁钢粘接前的正确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一种自动识别极性的工装结构,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包括托盘和非金属板,所述托盘上设置有若干个均匀排列且用于放置待粘接磁钢的第一放置槽,在托盘的背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二放置槽,所述第一放置槽与所述第二放置槽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第二放置槽内放置有用于识别待粘接磁钢的磁极的工艺磁钢,所述非金属板盖合托盘背面。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磁钢与待粘接磁钢的磁性能之比为1:3。
进一步的,所述工艺磁钢与待粘接磁钢磁极之间按照磁性相吸的方式放置。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背面设置有极性标识。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放置槽多排多列结构分布在托盘上。
进一步的,所述托盘表面涂有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工艺磁钢,通过同性相吸的原理,可对待粘接磁钢的磁极进行自动识别,从而简化磁钢粘接前的区分检查流程,可靠保证磁钢粘接前的正确性、及降低磁钢报废率;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后续因磁钢极性错误而导致的产品报废,返修等;具有使用效果好,可准确识别磁极,简单易行,成本低廉,且可反复使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剖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未经贵州航天林泉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276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机转子吊装工具
- 下一篇:一种绕线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