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1918.0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9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9 |
发明(设计)人: | 李长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32 | 分类号: | H04N5/232;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1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麦克风 音频处理设备 摄像头转动 策略控制 拍摄装置 智能会议 无人化 本实用新型 摄像头 云台 输入声音信号 摄像头对准 会议桌 画面捕捉 控制云台 人力成本 指向 自动化 驱动 替代 会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其包括:会议桌、多个麦克风、音频处理设备、多个摄像头、云台以及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设置在会议桌上,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云台上,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与音频处理设备相连接以输入声音信号,所述音频处理设备与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相连接,所述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与云台相连接以驱动其旋转而指向麦克风所在位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根据麦克风的声音信号,判断发言人的位置,并控制云台的旋转,使得摄像头对准发言人进行画面捕捉,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力成本,可以部分地替代摄影师的工作,减少现场摄影师人员的数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
背景技术
会议拍摄的拍摄通常为人工现场操作的。在需要做摄像记录的多人会议现场,通常需要摄像师将镜头对准发言人,记录其发言状况。 由于与会人员发言次序、次数和时间长短存在不确定性,要做到将镜头及时准确地对准发言人而不打断会议的流畅性,对摄像师的要求很高,特别是所有发言人距离摄影师距离不同时,就会让摄影师的工作更困难。
另外,在会议的摄像工作中,摄像师要进行很多长时间的重复工作,再加之摄像器材的笨重,长时间的会议摄像工作使得摄像师的体力也面临一个很大的挑战。更突出的情况是,在发言人数很多而且需要多个摄像师的协同工作才能完成的情况下,这样一来又增加了会议的人力成本,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减少人工成本,实现会议现场的自动化拍摄。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包括:会议桌、多个麦克风、音频处理设备、多个摄像头、云台以及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设置在会议桌上,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云台上,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与音频处理设备相连接以输入声音信号,所述音频处理设备与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相连接,所述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与云台相连接以驱动其旋转而指向麦克风所在位置。
其中,所述云台为电动云台。
其中,所述云台安装在会议现场中。
其中,所述云台的数量至少为1个。
其中,当会议现场需要多个发言人同时发言时,摄像头的数量不少于需要同时发言的人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根据麦克风的声音信号,判断发言人的位置,并控制云台的旋转,使得摄像头对准发言人进行画面捕捉,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了人力成本,可以部分地替代摄影师的工作,减少现场摄影师人员的数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的现场分布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2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人化智能会议拍摄装置,包括:会议桌、多个麦克风、音频处理设备、多个摄像头、云台以及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设置在会议桌上,位置相对固定,并在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中进行麦克风编号和位置坐标的存储。
所述摄像头分别设置在云台上,并在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中进行云台的编号和位置坐标的存储。
所述多个麦克风分别与音频处理设备相连接以输入声音信号,所述音频处理设备与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相连接,所述摄像头转动策略控制设备与云台相连接以驱动其旋转而指向麦克风所在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技大学,未经苏州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191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输变电工程建设数码照片采集装置
- 下一篇:基于同轴的后前端供受电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