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快速端子的高压继电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1294.2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778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发明(设计)人: | 靳石云;肖勇;周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50/14 | 分类号: | H01H50/14;H01H50/44;H01H50/54;H01H9/34 |
代理公司: | 贵阳睿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2114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63002 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头系统 快速端子 线圈组件 静触点 静铁芯 灭弧室 吸力 电磁铁系统 高压继电器 动触点 法兰盘 静触片 座板 磁效应 本实用新型 继电器触点 触头弹簧 电流产生 返回弹簧 上弹簧座 动铁芯 把座 触点 断开 断电 连通 通电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快速端子的高压继电器,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内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把座板分为电磁铁系统和触头系统,电磁铁系统位于触头系统的下方;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灭弧室,灭弧室上设有静触片,在静触片的下方设有上弹簧座。用新型在继电器触点上增加灭弧室,动、静触点、线圈组件均为快速端子,当线圈组件通电时,由于电流产生的磁效应,使得动、静铁芯之间产生吸力,动铁芯带动触点运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连通,负载得电;当线圈组件断电时,动、静铁芯之间的吸力消失,在返回弹簧、触头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动、静铁芯分离,动触点、静触点断开,负载不得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快速端子的高压继电器,属于高压电磁继电器设计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新能源汽车、通讯电源及大功率启动设备中。
背景技术
由于现有的继电器多为低压继电器,主要以DC12V~DC48V居多,不能满足高压新能源汽车的需要,使得继电器输出功率受限。
在现有技术中,会将继电器的接触点密封与外界空气隔离以获得高的耐压,用于高压的继电器中,如中国专利“高压直流陶瓷继电器(公开号:CN206758366U,公开日:2017.12.15)”公开的继电器,该继电器能够保证陶瓷继电器的良好应用,克服现有的陶瓷继电器不足,提高绝缘效果,在高速通断的过程中,保持很好的稳定性和绝缘性,但其中并没有提到如何解决继电器输出功率受限的问题,也没有提到触头弹簧和快速端子引出的结构设计。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快速端子的高压继电器,该带快速端子的高压继电器在触点回路中增加一个灭弧室,用于熄灭高压带来的大电弧,并以快速端子作为引出端,使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带快速端子的高压继电器,包括座板;所述座板内设置有法兰盘,法兰盘把座板分为电磁铁系统和触头系统,电磁铁系统位于触头系统的下方;所述触头系统包括灭弧室,灭弧室上设有静触片,在静触片的下方设有上弹簧座;所述上弹簧座的两端设有动触片,上弹簧座的下方依次设有触头弹簧和下弹簧座;所述电磁铁系统包括铁芯套筒,在铁芯套筒内设置有静铁芯和动铁芯,在静铁芯和动铁芯上设有芯杆,芯杆的一端固定在上弹簧座上,另一端固定在动铁芯上;所述铁芯套筒的两侧设有铁轭,在铁轭内设有线圈组件。
所述静触片有两个,与动触片形成接触、分离配合。
所述下弹簧座的底部设有连接件,连接件与法兰盘的一侧固定连接,法兰盘的另一侧与铁轭固定连接。
所述芯杆固定在动铁芯上的一端上缠绕有返回弹簧。
所述铁轭为环形结构,静铁芯和动铁芯平行设置。
还包括快速端子Ⅰ、快速端子Ⅱ、快速端子Ⅲ、快速端子Ⅳ;所述快速端子Ⅰ、快速端子Ⅱ、快速端子Ⅲ、快速端子Ⅳ分别设置在座板的外表面,快速端子Ⅰ、快速端子Ⅱ、快速端子Ⅲ、快速端子Ⅳ的一端分别与静触片和动触片电性连接。
所述静触片、上弹簧座、触头弹簧、下弹簧座、动触片形成触点回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继电器触点上增加灭弧室,动、静触点、线圈组件均为快速端子,当线圈组件通电时,由于电流产生的磁效应,使得动、静铁芯之间产生吸力,动铁芯带动触点运动,使动触点与静触点连通,负载得电;当线圈组件断电时,动、静铁芯之间的吸力消失,在返回弹簧、触头弹簧的作用下,使得动、静铁芯分离,动触点、静触点断开,负载不得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快速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贵州天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12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