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70733.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43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赵青;李泽鑫;刘玉伟;魏国;籍新成;孟尧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昌盛东方低碳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75/44 | 分类号: | B65H75/44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7212 | 代理人: | 巩同海 |
地址: | 266034 山东省青岛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伸缩悬臂 套筒式 支撑体 转轴 充电电缆 定滑轮 电动汽车充电桩 本实用新型 拖拽装置 中空结构 充电桩 喉箍 内筒 线缆 新能源汽车 钢丝绳 配套设施 外筒内部 轴承连接 边缘处 充电枪 喉箍锁 体内部 配重 绕过 拖拽 外筒 旋出 旋进 收缩 牵引 穿过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技术领域。包括充电桩的本体,本体上设有充电电缆,还包括支撑体,其为中空结构,支撑体安装在充电桩本体背侧,支撑体上方设有转轴,转轴与支撑体通过轴承连接;转轴上方固定有套筒式伸缩悬臂,套筒式伸缩悬臂的内筒经旋转相对于外筒旋进或旋出,套筒式伸缩悬臂内部为中空结构,外筒内部靠近转轴一侧固定设有定滑轮,钢丝绳一端与支撑体内部的配重连接,另一端牵引至定滑轮处绕过定滑轮与设于套筒式伸缩悬臂内筒边缘处的喉箍连接,充电电缆端部穿过喉箍经喉箍锁紧后固定连接有充电枪。本实用新型可使充电电缆收缩方便,避免存在地面拖拽使用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属于新能源汽车配套设施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面对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气候变暖”等问题,新能源的发展和应用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新能源汽车也日益成为全球竞相发展的热门产业。电动汽车因其绿色环保,被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直流充电单桩充电功率高、充电电流大,相对应的充电枪以及直流充电线缆为了防止温升过高以及相对应的防火阻燃等需求,质量较重,插拔充电及充电完毕归位一直沿用原始的拖拽方式,严重影响人机交互和用户体验;同时,市面已存在的充电类产品布局已形成较大规模,17年市场布桩量超过14万个,为了同时满足避免线缆拖拽和适用于市面老式桩体,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现有市场上大批量已安装的直流充电桩充电电缆拖拽磨损的问题进行改善,提出了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包括充电桩的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充电电缆,还包括支撑体,其为中空结构,所述支撑体安装在充电桩本体背侧,支撑体上方设有转轴,转轴与支撑体通过设于支撑体上表面的轴承连接;转轴上方固定有套筒式伸缩悬臂,套筒式伸缩悬臂的内筒经旋转相对于外筒旋进或旋出,套筒式伸缩悬臂内部为中空结构,外筒内部靠近转轴一侧固定设有定滑轮,钢丝绳一端经外筒下方外壁和支撑体上表面的圆孔与支撑体内部的配重连接,另一端牵引至定滑轮处绕过定滑轮与设于套筒式伸缩悬臂内筒边缘处的喉箍连接,充电电缆端部穿过喉箍经喉箍锁紧后固定连接有充电枪。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式伸缩悬臂外筒上方外壁设有斜向支架,斜向支架上架设有双坡式顶盖。
进一步地,所述配重重量与充电电缆重量、充电枪重量及钢丝绳与定滑轮摩擦力之和相匹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结构通过螺栓打孔,可用于已使用中直流充电桩打孔固定安装使用;采用套筒式伸缩悬臂,以便于适用于不同尺寸大小的直流充电桩;顶盖为双坡式结构,可使雨雪等快速滑落不积水;采用定滑轮搭配配重结构,转轴与支撑体通过轴承连接,可使套筒式伸缩悬臂及顶盖在一定范围内自由旋转,同时使充电电缆收缩方便,避免存在在地面拖拽使用的问题,减少人工用力,提高人机交互和改善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中:1、本体;2、充电电缆;3、支撑体;4、转轴;5、套筒式伸缩悬臂;6、定滑轮;7、钢丝绳;8、配重;9、喉箍;10、充电枪;11、斜向支架;12、双坡式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例,对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动汽车充电桩用防线缆拖拽装置进行进一步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昌盛东方低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昌盛东方低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7073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绝缘电缆用绕设装置
- 下一篇:电梯主动控制职能控制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