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媒体后视镜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9536.4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018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16 |
发明(设计)人: | 戎海峰;韩财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1/02 | 分类号: | B60R1/02;B60R1/0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艳美;郝传鑫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轴板 第一侧壁 转动 拨杆 底壁 卡持 弹性片 贯穿孔 支撑件 后视镜 拨杆组件 第二侧壁 拨杆套 流媒体 壳体 通槽 拨动 本实用新型 可转动安装 转动安装 可转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包括壳体、可转动的支撑件以及拨杆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底壁,第一侧壁底部开设有通槽,第一侧壁与底壁内侧的连接处于靠近通槽相对两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持位,第二侧壁内侧底部设有第二卡持位,拨杆组件包括拨杆、拨杆套、弹性片及转轴板,拨杆包括位于第一侧壁外侧的拨动部和连接在拨动部底端的转动部,拨杆套套设于转动部,转动部通过拨杆套转动安装在第一卡持位,弹性片与转轴板和转动部连接,转轴板一端形成可转动安装在第二卡持位的卡持部,底壁形成贯穿孔,转轴板安装在底壁上且与贯穿孔对应,转轴板和支撑件于贯穿孔处固定连接,拨杆可带动弹性片、转轴板及支撑件转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流媒体后视镜。
背景技术
为了保证尽可能大的视角和防止炫光,在汽车的驾驶过程中,往往需要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现有技术中,主要通过手握后视镜的曲柄,扭动后视镜来调整后视镜的角度,或者通过手动拨动拨杆机构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通过手握曲柄扭动后视镜壳体进行角度调整时,由于难以把握扭动的力度,容易造成后视镜的损坏;通过手动拨动拨杆机构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时,由于拨杆机构没有设置相应的缓冲件,且拨杆机构与后视镜壳体之间相连接的部位通常为普通塑料,拨杆机构与壳体之间摩擦力较大,转动阻力大,不利于后视镜角度的调整。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流媒体后视镜,能够灵活地对后视镜的角度进行调整,且能够防止损坏后视镜。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媒体后视镜,包括壳体、可转动的支撑件以及拨杆组件,所述壳体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以及底壁,所述第一侧壁的底部开设有横向延伸的通槽,所述第一侧壁与底壁内侧的连接处于靠近所述通槽的相对两端的位置设有第一卡持位,所述第二侧壁的内侧底部设有第二卡持位,所述拨杆组件包括拨杆、拨杆套、弹性片以及转轴板,所述拨杆包括位于所述第一侧壁外侧的拨动部和连接在所述拨动部底端的转动部,所述拨杆套为高自润滑材料且套设于所述转动部上,所述转动部通过所述拨杆套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卡持位,所述弹性片与所述转轴板和所述转动部连接,所述转轴板的一端形成可转动安装在所述第二卡持位的卡持部,所述底壁形成有贯穿孔,所述转轴板安装在所述壳体的底壁上且与所述贯穿孔相对应,所述转轴板和所述支撑件于所述贯穿孔处固定连接,所述拨杆可带动所述弹性片、转轴板及支撑件转动进而使所述壳体转动。
较佳的,所述弹性片包括安装在所述转轴板上的呈片状的第一固定部和与所述转动部连接的形成在所述第一固定部一端的第二固定部,所述转动部开设有活动槽,所述第二固定部嵌设于所述活动槽内。
较佳的,所述第二固定部弯折成圆柱状,所述活动槽呈圆柱状,所述活动槽凸设形成将所述第二固定部夹设于所述活动槽内的限位部。
较佳的,所述转动部的两端中部凸设形成两凸柱,两所述拨杆套分别套设于两所述凸柱上。
较佳的,所述转动部和凸柱的轮廓均呈圆柱型,所述第一卡持位的内侧的轮廓呈半圆形。
较佳的,所述转轴板的卡持部的轮廓大致呈圆柱型,所述第二卡持位的内侧的轮廓呈半圆形。
较佳的,所述流媒体后视镜还包括安装件以及与所述安装件转动连接的握持件,所述安装件和支撑件分别转动安装在所述握持件的上下两端。
较佳的,所述握持件为中空结构的筒体,所述支撑件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安装件上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分别卡设于所述握持件的上下两端,所述第一连接部、第二连接部的轮廓大致呈球形。
较佳的,所述支撑件上开设有螺孔,所述弹性片上开设有第一穿孔,所述转轴板上开设有第二穿孔,所述弹性片、转轴板及支撑件三者之间通过穿设所述第一穿孔、第二穿孔及螺孔的螺钉固定连接。
较佳的,所述拨杆套的材质为高自润滑材料聚四氟乙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广东远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953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成像装置及汽车
- 下一篇:一种新型汽车内后视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