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8214.8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79482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12 |
发明(设计)人: | 薛勤朋;刘伟;张晓凯;李振康;马真;朱加菊;陈慧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裕华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9/02 | 分类号: | A01G9/02;A01G2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盆 盆体 本实用新型 内圈 装配 道路绿化带 底部位置 上侧位置 下侧位置 固定的 缓冲柱 连接柱 护沿 底座 花坛 喷头 圆台形结构 灌溉 防滑纹 美观性 限位环 上端 景观 缓冲 光灯 圆台 震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缓冲柱的底部位置装配有底座,底座的下侧位置分布有防滑纹,外盆的上侧位置开设有凹槽,外盆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装配有内圈,内圈通过连接柱与外盆装配在一起,盆体为圆台形结构,圆台的上侧位置上分布有护沿,通过添加限位环实现对盆体的固定,护沿下侧位置的喷头则起到了喷水的目的,继而起到了装饰的目的,而位于外盆底部位置的景光灯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而内圈通过连接柱进行固定则起到了固定的目的,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盆体固定的稳定性,而位于外盆下侧的缓冲柱则起到了缓冲的目的,防止由于地面震动造成盆体损坏的情况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属于绿化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花坛是在一定范围的畦地上按照整形式或半整形式的图案栽植观赏植物以表现花卉群体美的园林设施。在具有几何形轮廓的植床内,种植各种不同色彩的的花卉,运用花卉的群体效果来表现图案纹样或观盛花时绚丽景观的花卉运用形式,以突出色彩或华丽的额纹样来表示装饰效果,但是传统的花坛无法进行动态喷泉的展示,所以需要一种新的设备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包括护沿、限位环、外盆、底座、喷头、盆体、内圈、连接柱以及缓冲柱,所述外盆为圆弧形结构,所述外盆的下侧位置装配有缓冲柱,所述缓冲柱的底部位置装配有底座,所述底座的下侧位置分布有防滑纹,所述外盆的上侧位置开设有凹槽,所述外盆上端面的中间位置装配有内圈,所述内圈通过连接柱与外盆装配在一起,所述盆体为圆台形结构,所述圆台的上侧位置上分布有护沿,所述盆体侧面的中间位置装配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下侧位置与内圈的上侧位置贴合在一起,所述护沿的下侧位置安装有喷头,所述喷头通过连接管与水泵连接在一起,所述水泵通过连接管与开设在外盆内部的底部位置的连接管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分布在护沿下侧位置的喷头设置有多个且多个喷头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外盆内部的底部位置安装有景观灯,所述景观灯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景光灯之间等距进行排列。
进一步地,所述外盆的外侧端面上分布有装饰条。
进一步地,所述盆体的底部位置开设有通孔。
进一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通过添加限位环实现对盆体的固定,护沿下侧位置的喷头则起到了喷水的目的,继而起到了装饰的目的,而位于外盆底部位置的景光灯也起到了装饰的作用,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的美观性,而内圈通过连接柱进行固定则起到了固定的目的,进而大大的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对盆体固定的稳定性,而位于外盆下侧的缓冲柱则起到了缓冲的目的,防止由于地面震动造成盆体损坏的情况出现,本实用新型使用方便,便于操作,稳定性好,可靠性高。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中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灌溉道路绿化带的景观花坛中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沿、2-限位环、3-外盆、4-底座、5-喷头、6-盆体、7-内圈、8-连接柱、9-缓冲柱。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裕华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裕华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821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仿生态的农作物室内培育箱
- 下一篇:一种生态绿化植生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