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8177.0 | 申请日: | 2018-03-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27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勇;李道源;徐海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14/00 | 分类号: | F27B14/00;F27B14/18;F27B14/08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73 | 代理人: | 曹成俊 |
地址: | 201715 上海市青***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外进料口 出料槽 外炉 刮料装置 内进料口 熔化炉 内炉 底部形状 弧形通道 前侧面 铝锭 数字化 本实用新型 误伤 保温效果 封口装置 温度过高 下降趋势 顶盖 侧进料 出料 炉口 底座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包括外炉、内炉、顶盖和底座,在所述外炉底部右侧设有一个“┐”型的出料槽,在所述出料槽内设有辅助刮料装置,所述辅助刮料装置的底部形状与所述出料槽的底部形状相同,在所述外炉前侧面上设有外进料口,在所述内炉前侧面上设有内进料口,所述外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内进料口的高度,所述外进料口和内进料口通过绕所述内炉外周一圈的呈下降趋势的弧形通道相连,在所述外进料口处设有封口装置。该熔化炉从外炉前侧进料,且内外炉间通过弧形通道相连,既保证保温效果又能避免炉口温度过高对操作人员造成误伤,辅助刮料装置可加快出料槽内的出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熔化炉,具体地涉及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
背景技术
在汽车零部件的生产过程中,首要的是对铝锭进行熔化,将熔化后的铝锭在相应的模具中铸造成型即得到初始的零部件坯体,经过后续的烘干打磨等一系列程序后得到零部件的成品。
铝锭的熔化一般是在熔化炉或者是溶解炉中进行的,现有技术中的熔化炉的投料口一般设在炉体顶部,需要借助相应的动力提升设备完成投料,过程较为繁琐;且由于熔化炉中的温度很高,而投料口与内部直接相连的情况下温度也会很高,容易对投料的操作人员造成误伤;铝锭在熔化完成后形成铝液,铝液较为粘稠,在出料槽内依靠重力自主出料时的流速较慢,容易导致出料口发生堵塞的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该熔化炉从外炉前侧进料,且内外炉间通过弧形通道相连,避免炉口温度过高对操作人员造成误伤,出料槽内设置的辅助刮料装置可加速出料。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包括外炉、内炉、顶盖和底座,在所述外炉底部右侧设有一个“┐”型的出料槽,在所述出料槽内设有辅助刮料装置,所述辅助刮料装置的底部形状与所述出料槽的底部形状相同,在所述外炉前侧面上设有外进料口,在所述内炉前侧面上设有内进料口,所述外进料口的高度高于所述内进料口的高度,所述外进料口和内进料口通过绕所述内炉外周一圈的呈下降趋势的弧形通道相连,在所述外进料口处设有封口装置。
进一步地,在所述外炉内壁上设有耐火砖层。
进一步地,所述封口装置包括圆形的凸出部和与所述凸出部左侧铰接的盖体,在所述盖体内侧设有一圈圆形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凸出部匹配插接,在所述凸出部的上、下端面分别设有一个纵向贯穿所述凸出部的插孔,在所述盖体的上、下端面与所述插孔对应的位置也设有纵向贯穿所述盖体的所述插孔。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刮料装置包括辅助块一和辅助块二,在所述辅助块一的前端设有凹口,在所述辅助块二的前端设有凸块,所述凹口和所述凸块可匹配拼接,在所述辅助块一的左侧和所述辅助块二的右侧分别设有一个滑块,所述辅助块一和辅助块二与所述滑块以活页连接,在所述出料槽的纵向部分的左、右两侧的槽顶表面分别设有一道纵向的滑槽,所述滑块可沿所述滑槽滑动,在所述辅助块一与辅助块二的前表面上分别设有一个纵向拉杆,在所述拉杆前端分别设有一个抓块。
进一步地,所述出料槽的纵向部分向下倾斜,倾斜角度为25-45°,所述出料槽底部为弧形方便快速出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将进料口设置在外炉的前侧面上,省去提升铝锭的动力吊装设备,方便进料,节省生产成本;内外炉的设计使得炉体的保温效果提升,内外炉间通过弧形通道相连,避免炉口温度过高在开盖时对操作人员造成误伤;在出料槽内设置辅助刮料装置加速出料,所述辅助刮料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数字化铝锭熔化炉的内炉的主视图。
图3是图1中的外炉在A-A方向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永茂泰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81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浇注料生产用反射炉
- 下一篇:一种有色金属回收反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