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分压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418.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70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侯祥玉;刘友娟;朱崇健;杨君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泰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06 | 分类号: | G01R15/06 |
代理公司: | 成都瑞创华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1270 | 代理人: | 邓瑞;辜强 |
地址: | 6117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次端子 接线柱 低压臂电容 高压臂电容 接地端子 壳体内部 本实用新型 电容分压 连接组件 屏蔽罩 传感器 壳体 接线 串联 从上到下 接线方式 壳体顶部 依次串联 杂散电容 减小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容分压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一次端子,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接地端子、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通过串联接线从上到下依次串联的高压臂电容和低压臂电容,所述高压臂电容通过引线与一次端子连接,所述低压臂电容通过引线依次与接地端子和第一接线柱连接,所述壳体内部靠近一次端子的一端设有通过连接组件与一次端子连接的上屏蔽罩,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接地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设有下屏蔽罩,所述高压臂电容和低压臂电容之间的串联接线通过引线与第二接线柱连接。本实用新型避免或有效减小了因一次接线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感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容分压传感器。
背景技术
在分压传感器中,两个电容串于高压与地间,两个电容形成电容分压,从两个电容之间(an)可得到一个电压信号,这个信号的大小取决于两个电容的容值比;实际上,由于接线方式的不同会造成高压端对地杂散电容附加在高压臂上,从而影响了电容的比,使得电压信号与设计置相差较远。为避免或有效减小因一次接线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需要设计一款新的设计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便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容分压传感器,避免或有效减小了因一次接线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容分压传感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顶部设有一次端子,所述壳体底部设有接地端子、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所述壳体内部设有通过串联接线从上到下依次串联的高压臂电容和低压臂电容,所述高压臂电容通过引线与一次端子连接,所述低压臂电容通过引线依次与接地端子和第一接线柱连接,所述壳体内部靠近一次端子的一端设有通过连接组件与一次端子连接的上屏蔽罩,所述壳体内部靠近接地端子的一端通过连接组件设有下屏蔽罩,所述高压臂电容和低压臂电容之间的串联接线通过引线与第二接线柱连接。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形成夹层,所述夹层内靠近内层的一端设有电缆纸,所述夹层内靠近外层的一端设有绝缘涂层。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底部开有凹槽,所述第一接线柱和第二接线柱均设置于凹槽内。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高压臂电容采用单层玻璃陶瓷介质片串联而成。
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低压臂电容采用单层玻璃陶瓷介质片串联而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分压电容的两端各装一个屏蔽罩,人为地先赋一个对地电容,使得在使用时一次在接线后产生的对地杂散电容相对较小,对分压比影响较小,从而得到设计需要的电压信号,避免或有效减小了因一次接线方式的不同造成的对地杂散电容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壳体结构视图。
图中:1、一次端子;2、接地端子;3、第一接线柱;4、第二接线柱;5、串联接线;6、高压臂电容;7、低压臂电容;8、引线;9、连接组件;10、上屏蔽罩;11、下屏蔽罩;12、壳体;91、螺钉;92、平垫圈;93、弹簧垫圈; 121、内层;122、外层;123、夹层;124、电缆纸;125、绝缘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泰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泰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41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压全绝缘的10KV落地预付费计量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测试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