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6140.4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683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可心;秦晨阳;宫凯凯;龚鹏举;闻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11/48 | 分类号: | E04G11/48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200135 上海市浦东新区中国***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屋脊 主支撑杆 阴角模板 坡屋面 支撑固定装置 本实用新型 可调夹角 支撑组件 支撑臂 坡度 支撑 螺母 混凝土成型 顶端铰接 高度需求 可靠固定 连接稳固 支撑装置 制作方便 作业效率 有效地 装设 锁定 周转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该装置包括一主支撑杆、装设于主支撑杆两侧的支撑组件,支撑组件的两支撑臂与主支撑杆顶端铰接形成一可调夹角,通过调整可调夹角的角度,使支撑臂抵靠于不同坡度的坡屋脊模板下以供支撑。另外采用一调节螺母来调节主支撑杆的支撑高度,以使该装置适用于不同高度需求的破屋脊阴角模板支撑场合。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方便、连接稳固、实用性强、适用性广等特点,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坡屋面屋脊模板无法可靠固定,坡屋面坡度不易控制等造成的坡屋面屋脊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等问题。同时此支撑装置可预先锁定角度、周转使用,提升作业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建筑造型及审美标准不断提升,坡屋面逐渐广泛被设计应用在各类单、多建筑当中。因不同建筑风格的设计需求,不同建筑单体,甚至是相同建筑单体不同位置也会设计不同坡度的坡屋面,屋面坡度通常在10°至60°之间不等。
坡屋脊一般作为坡屋面的最高点和转折点,施工过程中其阴角模板的支设加固尚未有可靠的支撑构件。传统施工中模板的主、次龙骨及立杆支撑大多采用木方,虽然木方可锯,方便调节尺寸,但采用木方,容易造成木材的浪费和损耗的增加,而且因木方自身刚度限制,不易达到模板加固的要求,进一步造成跑模、胀模、以及坡屋脊阴角不顺直等质量缺陷;同时,传统方法易造成模板支撑体系钢木混用,带来安全隐患。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通过调节所述支撑固定装置的支撑状态,使所述支撑固定装置顶撑于所述坡屋脊阴角模板与底部基础之间,能够有效的支撑、固定所述坡屋脊阴角模板,其中,所述底部基础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下层楼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包括一主支撑杆,还包括位于所述主支撑杆两侧的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支撑臂、斜撑于所述主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臂之间的两斜撑杆,两所述支撑臂一端与所述主支撑杆顶端铰接形成一可调夹角。
通过调整所述可调夹角,使所述支撑臂抵靠于所述坡屋脊阴角模板下方从而提供支撑。将所述可调夹角置于不同角度,可以适用于不同坡度的坡屋脊模板支撑场合。
本实用新型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套设于所述主支撑杆上的,可沿所述主支撑杆方向调节高度的一四耳方顶,所述斜撑杆的第一端铰接于所述四耳方顶上,所述斜撑杆的第二端铰接于所述支撑臂上,通过调节所述四耳方顶的高度来依次带动斜撑杆和支撑臂摆动,进而实现调整所述可调夹角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撑杆为伸缩结构。通过所述伸缩结构调节所述斜撑杆的长度,长度可变的斜撑杆配合高度可调的四耳方顶,使所述可调夹角的调整范围更大,使该支撑固定装置能够适用于更多的场合。
本实用新型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斜撑杆包括主斜撑管和伸缩杆,所述主斜撑管设有内螺纹,所述伸缩杆通过设有与所述内螺纹咬合的外螺纹而自由旋进旋出于所述主斜撑管,进而实现调节所述斜撑杆长度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坡屋脊阴角模板的支撑固定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臂上部布设有用于固定次楞的挡片,通过所述挡片对架设于坡屋面上的次楞加以固定,防止次楞因坡度而产生滑动,影响施工质量。
综上,本实用新型具有制作方便、连接稳固、实用性强、适用性广和可周转使用等特点,能够切实有效地解决坡屋面屋脊模板无法可靠固定,坡屋面坡度不易控制等造成的坡屋面屋脊混凝土成型质量不佳等问题;此支撑装置可预先锁定角度、周转使用,提升作业效率;同时,其固定于钢管支撑体系上,可避免现场模板支撑体系钢木混用,减少现场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61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楼承板跨中支承装置
- 下一篇:一体化组装式可调钢支撑桁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