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仰卧式大鼠固定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4703.6 | 申请日: | 2018-03-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62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傅晖;柳毅;潘乙怀;吴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彗搏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D3/00 | 分类号: | A61D3/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浙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13 | 代理人: | 陶圣如 |
地址: | 311217 浙江省杭州市萧***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器 上颌 布袋 定位板 大鼠固定器 仰卧式 大鼠 颈口 仪器技术领域 布袋两侧 大鼠实验 间隙设置 纵向开设 口腔科 袋口 固位 切牙 通孔 围设 张口 兽医 干预 检测 保证 | ||
仰卧式大鼠固定器,属兽医用仪器技术领域,包括定位板、布袋和上颌固定器;所述布袋两侧固定安装于定位板,且布袋中部纵向开设有袋口,布袋前端开设有颈口;所述上颌固定器两侧固定安装于定位板,上颌固定器与定位板围设出一个通孔;所述上颌固定器位于布袋前方,且布袋和上颌固定器间隙设置。所述仰卧式大鼠固定器用于口腔科的大鼠实验造模、检测及干预等操作。布袋用以包裹大鼠的身体,大鼠的头部可从颈口钻出。上颌固定器位于布袋颈口的前端,卡于大鼠的上切牙后面,保证头部不动,克服了传统固定器无张口功能之不足及头部固位不良的缺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兽医用仪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为仰卧式大鼠固定器。
背景技术
大鼠是最常用的医药学实验动物之一,对大鼠进行牢固、准确的限制是对其进行实验的前提。
使用传统俯卧位固定大鼠时,无法对大鼠口腔进行处理,即使将大鼠仰卧式固定也难以将头部固位,当麻药逐渐失效或麻醉效果不佳或不宜加药而头部活动频繁时则无法完成口腔科处理。另外,由于大鼠个体差异,大鼠固定器的固位孔与四肢位置不符合导致实验效率低。口腔科操作往往需要打开咬合,而传统大鼠固定器则缺少这样的装置。
因此,有必要研发仰卧式大鼠固定器,以克服上述不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提到的缺陷和不足,而提供仰卧式大鼠固定器。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仰卧式大鼠固定器,包括定位板、布袋和上颌固定器;所述布袋两侧固定安装于定位板,且布袋中部纵向开设有袋口,布袋前端开设有颈口;所述上颌固定器两侧固定安装于定位板,上颌固定器与定位板围设出一个通孔;所述上颌固定器位于布袋前方,且布袋和上颌固定器间隙设置。
所述定位板尾部两侧螺纹连接有升降螺丝钉;所述升降螺丝钉从上至下穿设于定位板。
所述袋口安装有拉链,该拉链上安装有相对设置的前向拉头和后向拉头;所述后向拉头位于前向拉头和颈口之间;所述后向拉头套设有呢绒圈。
所述定位板两侧均安装有短螺丝钉;所述短螺丝钉上绕设有启口器。
所述启口器包括细铁丝和金属片;所述细铁丝一端绕设于短螺丝钉,另一端连接金属片;所述金属片包括均呈条状的第一片和第二片;所述第一片端部和第二片端部固定连接且呈锐角。
所述第一片长1.5cm,宽0.9cm;所述第二片长1cm,宽0.9cm;所述第一片和第二片的夹角为39°;所述细铁丝缚于第二片外端。
所述上颌固定器包括定位条、定位耳和定位螺丝钉;所述定位条呈条状,且定位条两端固定设置有向下的定位耳;所述定位耳开设有竖向设置有滑动槽;所述定位螺丝钉穿设于滑动槽且与定位板螺纹连接。
所述仰卧式大鼠固定器用于口腔科的大鼠实验造模、检测及干预等操作。布袋用以包裹大鼠的身体,大鼠的头部可从颈口钻出。上颌固定器位于布袋颈口的前端,卡于大鼠的上切牙后面,保证头部不动,克服了传统固定器无张口功能之不足及头部固位不良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启口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上颌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定位板1、升降螺丝钉2、布袋3、袋口4、前向拉头5、后向拉头6、呢绒圈7、颈口8、上颌固定器9、定位条10、定位耳11、滑动槽12、定位螺丝钉13、短螺丝钉14、启口器15、细铁丝16、金属片17、第一片18、第二片19。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彗搏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杭州彗搏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470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大鼠固定及艾灸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给猪只打针的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