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改良型定位针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1012.0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520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01 |
发明(设计)人: | 万紫微;沈维娜;姜格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肺科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90/11 | 分类号: | A61B90/11;A61B6/03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管 穿刺针 定位钩 定位线 定位针 改良型 本实用新型 定位套 尾端 针头 针座 长度方向间隔 推送装置 一端设置 穿刺 标记点 滑动 进针 穿过 医护 外部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改良型定位针,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管和针座,所述针管的尾端设置在针座的前端上,在所述针管的前端设有针头,所述针头倾斜的角度为40‑50°,在所述针管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刻度,在所述针管上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定位套,在所述定位套上设有不透X线的标记点;该改良型定位针还包括一能够通过推送装置穿过针管的定位钩和定位线,所述定位线的一端设置在定位钩的尾端上,所述定位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针管外部。本实用新型不易使定位钩出现脱落的风险,能够准确的定位进针深度,不需要对穿刺针进行反复定位,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节省了穿刺时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到一种改良型定位针。
背景技术
随着影像诊断技术发展,使得早期肺部病变的发现变得越来越早,越来越容易,而需要外科治疗的肺小结节的检出率也越来越容易。目前尺寸大于1cm的肺小结节,能够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指触诊的定位方法确定肺小结节的位置,但是当肺小结节的尺寸小于或等于1cm时,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指触诊的定位方法失败率达到50%以上,并且存在手术切除范围过大,加大患者创伤的风险。
目前,术前定位一般通过CT引导下经皮穿刺实现肺小结节定位,常用定位材料包括金属材料(带钩金属丝、螺旋金属丝、微弹簧圈),常用产品为末端带定位钩的金属丝(Hook-wire),其定位钩能够固定在肺内,在肺小结节定位过程中,存在缺陷:第一,金属丝(Hook-wire)末端只有倒钩状的定位钩,且金属丝(Hook-wire)前端部分固定于胸壁,由于呼吸运动会导致金属丝的联动作用,不但容易发生定位钩出现脱落风险,并且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的不适感;另一个,现有的用于定位针的穿刺针在穿刺过程中需要目测或者手指大致测量,用于估计进针深度,难以准确的定位进针深度,需要反复定位了解穿刺针进针深度以达到精确定位,采用此种方式不但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提高了穿刺时间,给病人带来了较大的痛苦。
然而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研发者有必要研制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易使定位钩出现脱落的风险,能够准确的定位进针深度,不需要对穿刺针进行反复定位,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节省了穿刺时间的改良型定位针。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提供了一种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不易使定位钩出现移位、脱落的风险,能够准确的定位进针深度,不需要对穿刺针进行反复定位,不但降低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并且还节省了穿刺时间的改良型定位针。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改良型定位针,包括穿刺针,所述穿刺针包括针管和针座,所述针管的尾端设置在针座的前端上,在所述针管的前端设有针头,所述针头倾斜的角度为40-5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针管的外表面上沿其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刻度,在所述针管上设有可沿其长度方向滑动的定位套,在所述定位套上设有不透X线的标记点;
该改良型定位针还包括一能够通过推送装置穿过针管的定位钩和定位线,所述定位线的一端设置在定位钩的尾端上,所述定位线的另一端延伸至针管外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套采用橡胶材料制造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钩采用记忆合金制造而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定位线为棉线或化纤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针头倾斜的角度为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肺科医院,未经上海市肺科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101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