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纺织品制作用剪布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60751.8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1925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发明(设计)人: | 薛翔议;薛枫泉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爱纺纺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7/00 | 分类号: | D06H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246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裁剪 升降气缸 裁剪槽 裁剪区 本实用新型 剪布装置 支撑横梁 活塞杆 布料 纺织品 长度方向设置 平台宽度方向 安全隐患 安装板 裁剪刀 平整度 端头 贯穿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纺织品制作用剪布装置,包括裁剪平台,所述裁剪平台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裁剪区,所述裁剪区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裁剪区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裁剪槽,所述裁剪槽的正上方通过之间安装有沿裁剪平台宽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贯穿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气缸,且两个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裁剪槽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本实用新型设计新颖,使用便捷,既能保证裁剪的平整度,提高布料的品质,又能自动将布料端头输送至裁剪刀的另一侧便于后续裁剪,无需人工拉动,消除了安全隐患,且提高了裁剪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纺织品制作用剪布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原意是取自纺纱与织布的总称,但是随着纺织知识体系和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特别是非织造纺织材料和三维复合编织等技术产生后,现在的纺织已经不仅是传统的手工纺纱和织布,也包括无纺布技术,现代三维编织技术,现代静电纳米成网技术等生产的服装用、产业用、装饰用纺织品。所以,现代纺织是指一种纤维或纤维集合体的多尺度结构加工技术。中国古代的纺织与印染技术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古人为了适应气候的变化,已懂得就地取材,利用自然资源作为纺织和印染的原料,以及制造简单的手工纺织工具。直至今天,日常生活中的服装、安全气囊和窗帘地毯都是纺织和印染技术的产物。
通过纺织形成布料时,需要对布料进行裁剪,方便对布料进行包装和加工,然而现有的裁剪装置大多结构简单,在裁剪时,裁剪刀很容易带动布料,导致裁剪不均匀,产生毛刺边,影响了布料的品质,同时现有的裁剪装置在裁断布料时,需要人工将后续布料拉至裁剪刀的另一侧,不仅存在安全隐患,且降低了裁剪的效率,为此我们设计出一种纺织品制作用剪布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纺织品制作用剪布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纺织品制作用剪布装置,包括裁剪平台,所述裁剪平台的中部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裁剪区,所述裁剪区的两侧沿其长度方向均设置有限位板,所述裁剪区的中部沿其宽度方向设置有裁剪槽,所述裁剪槽的正上方通过之间安装有沿裁剪平台宽度方向设置的支撑横梁,所述支撑横梁贯穿安装有两个第一升降气缸,且两个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裁剪槽设置,两个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之间固定安装有安装板,且安装板朝向裁剪槽的一侧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移动轨道,所述第一移动轨道上活动安装有第一移动装置,且第一移动装置靠近裁剪槽的一侧安装有裁剪刀,所述安装板位于第一移动轨道的两侧的两端均设置有伸缩支杆,且位于同一侧的两个伸缩支杆远离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压紧条的两端,所述裁剪平台位于裁剪槽两端的位置沿裁剪平台长度方向对称设置有第二移动轨道,所述第二移动轨道上活动安装有第二移动装置,第二移动装置通过支架安装有竖直的第二升降气缸,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朝向裁剪区设置,且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固定安装有压紧推板,所述裁剪区位于裁剪槽的一侧等距离安装有传送辊,且传送辊沿裁剪区的宽度方向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装置和第二移动装置均设置有移动轮和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移动轮连接,第一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轮活动安装在第一移动轨道上,第二移动装置通过移动轮活动安装在第二移动轨道上。
优选的,所述伸缩支杆的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
优选的,所述压紧推板与裁剪区平行设置,且位于裁剪区的上方。
优选的,所述第一移动轨道和第二移动轨道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爱纺纺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爱纺纺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075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