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动自行车及电瓶防撬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60229.X | 申请日: | 2018-03-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69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童凯明;张峰;吴存所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快松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2M6/90 | 分类号: | B62M6/90;B62H5/00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享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361 | 代理人: | 蔺显俊;梁琴琴 | 
| 地址: | 100089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锁扣 电瓶箱 插板 盖体 锁孔 收纳机构 锁车机构 盖板 容纳腔 开口 电瓶 电动自行车 封闭容纳腔 防撬装置 锁扣位置 车锁 竖直方向位移 本实用新型 支撑机构 上锁 锁舌 穿过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及电瓶防撬装置,其包括收纳机构、支撑机构及锁车机构。收纳机构包括盖体及电瓶箱,电瓶箱为具有一开口的容纳腔的箱体。盖体包括盖板、第一锁扣及插板,用于封闭容纳腔开口。插板设置于盖板一侧,电瓶箱限制所述插板朝远离地面的竖直方向位移。第一锁扣设置于盖板远离插板一侧,且第一锁扣位于容纳腔内,第一锁扣上设有第一锁孔。锁车机构设置于容纳腔内,锁车机构包括第二锁扣及车锁,第二锁扣位置跟盖体封闭电瓶箱开口后的第一锁扣位置对应,且设有第二锁孔,当盖体封闭容纳腔的开口后,车锁的锁舌可同时穿过第一锁孔及第二锁孔以对收纳机构进行上锁。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及电瓶防撬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即电瓶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等操作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
由于电瓶的价值较高,所以存在大量的电动自行车电瓶被盗的情况,给广大电动自行车使用者带来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及电瓶防撬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及电瓶防撬装置,用于与电动自行车支撑机构连接,其包括收纳机构及锁车机构。收纳机构包括盖体及电瓶箱,所述电瓶箱为具有一开口的容纳腔的箱体,以收纳电瓶。盖体包括盖板、第一锁扣及插板,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开口。插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一侧,所述盖体封闭所述电瓶箱开口后,所述电瓶箱限制所述插板朝远离地面的竖直方向位移。第一锁扣设置于所述盖板远离插板一侧,且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后,第一锁扣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锁扣上设有第一锁孔。锁车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锁车机构包括第二锁扣及车锁,所述第二锁扣位置跟盖体封闭电瓶箱开口后的第一锁扣位置对应,且设有第二锁孔,当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后,所述车锁的锁舌可同时穿过第一锁孔及第二锁孔以对所述收纳机构进行上锁。
优选地,盖体还包括防盗条,所述防盗条设置于所述盖板靠近所述电瓶箱一侧,且在垂直盖板方向上的延伸一定高度,用于封闭所述开口。
优选地,防盗条呈U形设置于所述盖板的任意三边或呈矩形设置于盖板四边。
优选地,防盗条与所述容纳腔内壁之间的间距为W,5mm≥W≥0。
优选地,第一锁扣为U形,所述第二锁扣也为具有U形槽的U形结构,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形成配合时,所述第一锁扣一侧延伸臂插入所述第二锁扣的U形槽内。
一种电动自行车,其包括收纳机构、支撑机构及锁车机构。支撑机构用于与车轮连接,所述收纳机构与支撑机构连接,用于收纳电瓶。收纳机构包括盖体及电瓶箱,所述电瓶箱为具有一开口的容纳腔的箱体,以收纳电瓶。盖体包括盖板、第一锁扣及插板,用于封闭所述容纳腔开口。插板设置于所述盖板一侧,所述盖体封闭所述电瓶箱开口后,所述电瓶箱限制所述插板朝远离地面的竖直方向位移。第一锁扣设置于所述盖板远离插板一侧,且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后,第一锁扣位于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锁扣上设有第一锁孔。锁车机构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锁车机构包括第二锁扣及车锁,所述第二锁扣位置跟盖体封闭电瓶箱开口后的第一锁扣位置对应,且设有第二锁孔,当所述盖体封闭所述容纳腔的开口后,所述车锁的锁舌可同时穿过第一锁孔及第二锁孔以对所述收纳机构进行上锁。
优选地,第一锁扣为U形,所述第二锁扣也为具有U形槽的U形结构,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形成配合时,所述第一锁扣一侧延伸臂插入所述第二锁扣的U形槽内。
优选地,第二锁扣的U形槽底部设置有弹性件,所述第一锁扣和所述第二锁扣形成配合时,所述第一锁扣对所述弹性件施力,以使所述弹性件处于被压缩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快松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快松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02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