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360117.4 | 申请日: | 2018-03-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8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柯;王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柯 |
| 主分类号: | A61B17/50 | 分类号: | A61B17/50 |
| 代理公司: | 郑州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38 | 代理人: | 韩晓莉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手柄 取出 连接杆 鼻腔异物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 限位保护 可调节 挡片 操作便利 朝向相反 螺纹结构 人员操作 手柄端部 鼻腔 遮挡 视线 医护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手柄上设置有可调节限位保护部;所述的可调节限位保护部包括设置在手柄端部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挡片,挡片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有大小不同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可以根据鼻腔大小的不同来选择,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手柄为S型结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朝向相反的方向,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手柄不会遮挡视线,操作便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鼻腔异物取出器。
背景技术
儿童鼻腔异物是耳鼻喉科急诊中常见病,多发生于2-6岁幼儿,因幼儿不能自诉,不易察觉。儿童鼻腔异物多有单侧鼻腔流黏脓涕、涕中带血和鼻塞症状,呼出气有臭味。面部外伤性异物除有外伤表现外,随异物大小、性质、滞留时间和所在位置症状有所不同。动物性异物鼻内多有虫爬感,日久可有鼻窦炎。
目前各医院鼻腔异物取出的工具各不同,大多都是其他诊疗工具临时替代,如异物钩、耵聍钩回形针中间拉直做成的临时取出器使用较多,目前的这些取出器中,如异物钩及耵聍钩在使用过程中易增加小儿鼻腔黏膜损伤及小儿的痛苦程度,加上取异物时小儿的挣扎以及特殊形状的异物时由于受力不均常有将异物推向鼻腔深部及鼻咽部,误吸入喉腔或气管的危险。加大了取出难度,危及儿童健康。
因此,生产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利,不遮挡视线,避免将异物推向深处的鼻腔异物取出器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操作便利,不遮挡视线,避免将异物推向深处的鼻腔异物取出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鼻腔异物取出器,包括手柄,所述的手柄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手柄上设置有可调节限位保护部。
所述的可调节限位保护部包括设置在手柄端部的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上的挡片,挡片与连接杆之间通过螺纹结构相连接。
所述的连接杆的端部与手柄的端面中部连接成一体结构,连接杆的外侧设置有外螺纹,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与该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
所述的手柄为S型结构,手柄的外侧设置有防滑纹理。
所述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的端部分别与手柄两端的连接杆的端部连接成一体结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向一侧倾斜。
所述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均为勺形金属环,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
所述的挡片为管体与椭圆形板体连接而成的立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有以下积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有大小不同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可以根据鼻腔大小的不同来选择,便于医护人员操作;手柄为S型结构,第一取出环与第二取出环朝向相反的方向,保证在使用的过程中手柄不会遮挡视线,操作便利;设有与连接杆螺纹连接的挡片,根据不同患儿鼻腔的深度调节挡片到第一取出环或第二取出环端部之间的长度,可以避免因患儿在异物取出的过程中扭动而将本取出器插入过深,将异物推向深处的鼻腔,危及儿童健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挡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以下实施例用来更加清楚地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柯,未经李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6011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产科吸盘助产装置
- 下一篇:一种二类杠杆式动力矩增强型骨折复位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