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三频合路器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9125.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7868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4 |
发明(设计)人: | 胡志安;王友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数创众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13 | 分类号: | H01P1/2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谐振腔 滤波器 谐振杆 本实用新型 带阻滤波器 三频合路器 端口连接 公共端口 依次相连 技术效果 耦合 隔离度 公共腔 盖板 腔体 网络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频合路器,包括腔体、盖板、CDMA/GSM滤波器、DCS滤波器、WCDMA滤波器、CDMAS/GSM端口、DCS端口、WCDMA端口及公共端口,所述WCDMA滤波器由10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构成;DCS滤波器由8个依次相连的谐振腔构成;所述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谐振腔内的谐振杆与公共端口连接,第十谐振腔内的谐振杆与WCDMA端口连接,第十一谐振腔与第一谐振腔连接,第十八谐振腔的谐振杆与DCS端口连接;CDMA/GSM滤波器为带阻滤波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通过采用WCDMA滤波器的第一谐振腔作为公共腔与DCS滤波器耦合以及采用带阻滤波器,使隔离度做到了80dB以上,增强网络的可靠性,简化了结构,提高了性能,进而达到了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性能好的技术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三频合路器。
背景技术
现代移动通信,合路器作为一种基本的射频单元,其插入损耗、带外抑制、无源互调和功率容量等一系列指标对于整机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同频合路器的设计过程中,传统的分合路实现方式一般采用共腔分级设置来实现端口带宽,即两个制式的上下行信号先分别进行合路,然后进一步由公共谐振腔取耦合,由于存在较多的谐振腔,串扰较强,并且导致合路器腔体体积较大,成本较高。
同时,不同运营商之间存在频带重叠,出现无过渡带或者过渡带较窄的情况,导致相邻通带在公共端口相互影响,使得无法使用传统的共腔分级的分合路方式来进行公共端口的设计。
为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体积较小、性能较为可靠,一致性好的合路器,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三频合路器,以使能够达到结构简单、成本低且性能好的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了一种三频合路器,包括腔体、盖板、CDMA/GSM滤波器、DCS滤波器、WCDMA滤波器、CDMAS/GSM端口、DCS端口、WCDMA端口及公共端口,盖板盖设于腔体上,CDMA/GSM滤波器、DCS滤波器、WCDMA滤波器设于腔体内,CDMAS/GSM端口、DCS端口、WCDMA端口及公共端口设于腔体外,所述WCDMA滤波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谐振腔、第二谐振腔、第三谐振腔、第四谐振腔、第五谐振腔、第六谐振腔、第七谐振腔、第八谐振腔、第九谐振腔及第十谐振腔;DCS滤波器包括依次相连的第十一谐振腔、第十二谐振腔、第十三谐振腔、第十四谐振腔、第十五谐振腔、第十六谐振腔、第十七谐振腔及第十八谐振腔;所述每个谐振腔的中心位置安装了一个谐振杆,第一谐振腔内的谐振杆与公共端口连接,第十谐振腔内的谐振杆与WCDMA端口连接,第十一谐振腔与第一谐振腔连接,第十八谐振腔的谐振杆与DCS端口连接;CDMA/GSM滤波器为带阻滤波器且包括并联的第十九谐振腔、第二十谐振腔、第二十一谐振腔、第二十二谐振腔、第二十三谐振腔,第二十三谐振腔和第十九谐振腔分别与CDMA/GSM端口和公共端口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CDMA/GSM滤波器还包括与第十九谐振腔、第二十谐振腔、第二十一谐振腔、第二十二谐振腔、第二十三谐振腔对应的带阻片,带阻片通过介质固定于腔体内,带阻片上面开设有5个分别与第十九谐振腔、第二十谐振腔、第二十一谐振腔、第二十二谐振腔、第二十三谐振腔一一对应的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谐振腔与第六谐振腔之间、第四谐振腔与第六谐振腔之间、第七谐振腔与第九谐振腔之间均设有容性交叉耦合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三频合路器包括9个主调谐螺杆,所述主调谐螺杆可伸缩的固定在所述盖板上,所述主调谐螺杆的下端分别一一对应的伸入所述第一谐振腔、第三谐振腔、第五谐振腔、第七谐振腔、第九谐振腔、第十一谐振腔、第十三谐振腔、第十五谐振腔、第十七谐振腔内的谐振杆的中空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数创众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数创众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912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