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利的泄水建筑物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8435.7 | 申请日: | 2018-03-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3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卿何琳 | 申请(专利权)人: | 蒋益龙 |
主分类号: | E02B1/00 | 分类号: | E02B1/00;E02B8/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阶梯块 溢洪道 本实用新型 泄水建筑物 间隔排列 地基 剪切作用 均匀排列 两端设置 一体结构 垂直段 弧形段 挑流坎 消力池 上端 水利 旋涡 侧墙 掺气 段尾 横轴 射流 紊动 扩散 渠道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的泄水建筑物结构,包括地基和下游渠道;所述地基上端设置有溢洪道,且溢洪道的左右两端设置有与其为一体结构的所述溢洪道侧墙;所述垂直段下方所连接的为第一陡坡段;所述第二陡坡段的中间部位处固定连接有一块所述第二挑流坎;所述第二陡坡段尾端通过一段所述弧形段与消力池相连接。本实用新型每组纵向前后均匀排列分布的第一阶梯块单元又与每组纵向前后间隔排列分布的第二阶梯块单元之间呈左右间隔排列分布,可保证水流在每经过相邻的第一阶梯块单元及第二阶梯块单元时,所产生的射流及由横轴旋涡所产生的旋滚水流相接触,起到一种剪切作用,使得相接触的水流之间发生紊动,以加强掺气效果,增强气泡在水流中的扩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的泄水建筑物结构。
背景技术
泄水建筑物,用以排放多余水量、泥沙和冰凌等的水工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具有安全排洪,放空水库的功能。对于水库、江河、渠道或前池等的运行起太平门的作用,也可用于施工导流。溢洪道、溢流坝、泄水孔、泄水隧洞等是泄水建筑物的主要形式。和坝结合在一起的称坝体泄水建筑物;设在坝身以外的常统称为岸边泄水建筑物。
溢洪道用于宣泄规划库容所不能容纳的洪水,保证坝体安全的开敞式或带有胸墙进水口的溢流泄水建筑物。水利工程中为了消除过堰或过坝所形成的水流能量,一般都是利用光面溢洪道或溢流坝进行挑流消能或在下游修建消力池进行水跃消能。并对溢洪道和溢流坝的局部不平整度做了严格的规定,以防产生空蚀破坏。特别是垂直水流方向的局部不平整度,则要求更加严格,但现有阶梯溢洪道在沿程水头损失和消能率方面均很难满足泄洪消能的要求,并且阶梯入口处至下游一定范围内无法获得掺气减蚀保护效果,从而导致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刷破坏及沿程壁面的空蚀破坏,并且对水流动能的消能较为低效。
例如申请号:CN201610362409.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式连续阶梯溢洪道是由溢洪道侧墙1和溢洪道底板构成,溢洪道底板分为进口段2和阶梯段3,所述进口段2是由水平段与一个高程低于水平段,且从水平正投影看顶角朝向溢洪道上游的倒置等腰三角形台阶相接而成,其底边与溢洪道宽度相等,所述阶梯段3由至少2级结构相同的复式阶梯自上而下连续相接构成,该复式阶梯为一级4阶,具体由6个三角形依次按从高到低分4个台阶排布而成。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复式连续阶梯溢洪道,可以扩大溢洪道对流泄流流量的适应范围,提高水流沿程的消能效果,从而避免溢洪道泄洪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刷破坏,保障水利工程泄洪安全运行。
例如申请号:CN201510047462.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超泄消能溢洪单元,包括:进口溢流堰,进口溢流堰下游为陡槽,陡槽上设有水跌消能工,进口溢流堰是复合琴键溢流堰,复合琴键溢流堰包括:堰体,堰体顶部交错设置底面水平的正向三角墩和反向三角墩,正向三角墩和反向三角墩的底面沿水流方向的长度超过堰体顶端的厚度,形成堰前悬臂和堰后悬臂;正向三角墩和反向三角墩之间设置隔板。本实用新型采用复合琴键溢流堰,同传统溢流堰相比,流量系数显著增大,堰上作用水头明显降低,避免为应对溃坝、极端气候等引起超标洪水而导致的大坝加高。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升级改造、维护成本低,开敞式布置易于排出泥沙,尤其适合已建宽顶堰或实用堰溢洪道的升级改造。
上述两个专利所设计的溢洪道还是存在掺气减蚀保护效果过低和对水流动能的消能较为低效的不足的问题。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水利的泄水建筑物结构,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利的泄水建筑物结构,以解决现有阶梯溢洪道在沿程水头损失和消能率方面均很难满足泄洪消能的要求,并且阶梯入口处至下游一定范围内无法获得掺气减蚀保护效果,从而导致对下游河道造成冲刷破坏及沿程壁面的空蚀破坏,并且对水流动能的消能较为低效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水利的泄水建筑物结构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蒋益龙,未经蒋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843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撒布机
- 下一篇:城市河湖水系布局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