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食管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356616.6 | 申请日: | 2018-03-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10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芬荣;宋亚华;董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2/90 | 分类号: | A61F2/90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0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架主体 回收线 本实用新型 食管支架 回收利用 空心圆柱 肉芽组织 一端连接 一端设置 食管 增生的 备用 缠绕 取出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管支架,包括空心圆柱管状的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一端的第一回收线,所述第一回收线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圆周方向缠绕在支架主体的一端,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回收线,所述第二回收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的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支架主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回收线,第二回收线作为第一回收线的备用,提高了取出支架主体的可操作性,方便支架主体的回收利用,第二回收线与支架主体的接触面积小,减少了第二回收线被食管上增生的肉芽组织覆盖的几率,使用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食管支架。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在医疗器械领域有了长足的进步,食管支架为众多食管良性狭窄、贲门失弛缓症、食管穿孔、食管术后狭窄及食管瘘等疾病患者提供了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案,解决了诸如自发性食管破裂,误服化学药品烧伤性瘢痕狭窄等良性系列病症。在上述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常常需要将食管支架放置在患者体内长达两周、四周甚至是更长时间。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食管支架,在食管支架的上端处沿食管支架的圆周方向设置有环状丝线,形成回收线。在取出食管支架时需向外抽紧回收线,使食管支架上端缩细,通过回收线将食管支架从食道中取出。但在,食管支架防止在患者体内超过两周以后,食管支架上端被增生的肉芽组织覆盖,回收线难以找到,给食管支架回收带来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食管支架,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支架主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回收线,第二回收线作为第一回收线的备用,提高了取出支架主体的可操作性,方便支架主体的回收利用,第二回收线与支架主体的接触面积小,减少了第二回收线被食管上增生的肉芽组织覆盖的几率,使用效果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食管支架,包括空心圆柱管状的支架主体和设置在支架主体一端的第一回收线,所述第一回收线沿所述支架主体的圆周方向缠绕在支架主体的一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的一端还设置有第二回收线,所述第二回收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的一端连接。
上述的一种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收线为线圈,所述线圈的周长为3cm~5cm。
上述的一种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收线为软质线。
上述的一种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回收线由尼龙纤维制成。
上述的一种食管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回收线由尼龙纤维制成。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实现及使用操作方便。
2、本实用新型在支架主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回收线,第二回收线作为第一回收线的备用,当第一回收线被食管上增生的肉芽组织覆盖时,通过异物钳或回收器抓持第二回收线,将支架主体取出,提高了取出支架主体的可操作性,方便支架主体的回收利用,使用效果好。
3、本实用新型中,第二回收线的一端与支架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因此第二回收线与支架主体的接触面积小,减少了第二回收线被食管上增生的肉芽组织覆盖的几率,使用效果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在支架主体的一端设置第二回收线,第二回收线作为第一回收线的备用,提高了取出支架主体的可操作性,方便支架主体的回收利用,第二回收线与支架主体的接触面积小,减少了第二回收线被食管上增生的肉芽组织覆盖的几率,使用效果好。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处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未经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3566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